[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建筑墙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8001.6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3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汪希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吱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41/65;E04B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层外表面 钢丝网 墙体 环保型建筑 墙体结构 砖墙层 建筑墙体结构 不锈钢丝网 填充物 内部填充 热量回收 疏水性能 外层表面 中部位置 两侧面 网孔 环保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墙体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建筑墙体结构,包括位于墙体中部位置的砖墙层,所述砖墙层两侧面设置有第一外层,第一外层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外层,第二外层外表面设置有第三外层;位于墙体左侧的第三外层外表面设置有第四外层,位于墙体右侧的第三外层表面设置有第五外层;所述第一外层为不锈钢丝网结构,第一外层的钢丝网厚度为5mm‑10mm,钢丝网的网孔直径为10mm‑15mm,钢丝网内部填充设置有填充物。本发明结构强度及韧性较好,利于环保和热量回收,同时外表面疏水性能较好,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及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墙体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建筑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在建筑墙体结构方面,通常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为:一方面,建筑墙体的整体结构强度和韧性不够;另一方面,建筑墙体不能吸收外界热量,墙体外表面没有疏水功能,清洗十分不便。
因此,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型建筑墙体结构,使墙体的整体强度和韧性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增强墙体的吸热性能和疏水性能,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环保型建筑墙体结构,使墙体的整体强度和韧性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增强墙体的吸热性能和疏水性能,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保型建筑墙体结构,包括位于墙体中部位置的砖墙层,所述砖墙层两侧面设置有第一外层,第一外层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外层,第二外层外表面设置有第三外层;位于墙体左侧的第三外层外表面设置有第四外层,位于墙体右侧的第三外层表面设置有第五外层;所述第一外层为不锈钢丝网结构,第一外层的钢丝网厚度为5mm-10mm,钢丝网的网孔直径为10mm-15mm,钢丝网内部填充设置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按照质量份数的组分为:水泥30份,碳纤维26份,粉煤灰14份,硅藻土10份,粒径为2mm-3mm的沙石10份;所述第一外层的填充物制备方法为:将填充物按照上述组分加水搅拌混合均匀,灌装入钢丝网内部,将灌装之后的钢丝网粘贴在砖墙层的两侧,在25-35℃的条件下通风干燥而成;所述第二外层为环保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磷渣10-15份,秸秆灰5-15份,粉煤灰10-12份,水泥6-9份,稻草4-5份,玻纤5-8份,硅微粉2-5份,草根烧制而成的土灰10-15份,木炭灰3-6份,、炉渣1-2份,水料1-2份,激发剂0.3-0.5份,发气剂0.3-0.5份;所述第二外层的制备方法为:将磷渣、秸秆灰、水泥、硅微粉以及水料加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向混合料中加入稻草、玻纤、土灰、粉煤灰、炉渣以及激发剂,混合搅拌15-20分钟,其中,稻草被切割成长度为3cm-5cm的小段,玻纤被切割成5cm-10cm长度的小段,通过混合搅拌手段,将稻草及玻纤、粉煤灰、炉渣及激发剂混合均匀,并通过激发剂将粉煤灰、炉渣、土灰中含有的SiO2和Al2O3通过激发的化学方法,让其产生化学反应,产生粘结性,降低水泥用量,提高水泥利用率,同时增强第二外层的墙体韧性;最后,向混合料中加入发气剂,在转数为2000r/min-2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5-10分钟,最后将混合料平整逐层粘附在第一外层表面,形成第二外层;所述第三外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Ni粉2-5份,Cr粉5-8份,Cu粉10-12份,Mo粉15-20份,SiC粉10-12份,BN粉5-10份,Al2O3 粉3-5份,PDMS 13-18份,PDMS固化剂1-2份,水泥30-40份;所述第三外层的制备方法为:先将PDMS与水泥加水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再依次向其中加入Ni粉、Cr粉、Cu粉、Mo粉、SiC粉、BN粉、Al2O3 粉 ,搅拌转数为1500/min,最后向混合料中加入PDMS固化剂,搅拌10分钟之后,将该混合料均匀平整涂覆在第二外层外表面;所述第四外层为一层SiO2超疏水纳米颗粒涂层,所述第五外层为一层瓷粉层;所述建筑墙体的第四外层为室外层,第五外层为室内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吱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吱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8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