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钢结构支架施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8385.1 | 申请日: | 2018-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4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秀兰 |
主分类号: | E21D11/40 | 分类号: | E21D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扣板 支撑底板 扣板安装装置 卡板安装 钢结构支架 定位放置 施工设备 扣板框 上方槽 行走轮 螺母 隧道 推杆 对称安装 控制螺母 推送机构 板弹簧 伸缩柱 推送体 支撑钢 掉落 管棚 卡板 拿取 支板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钢结构支架施工设备,包括支撑底板、行走轮、卡板安装装置和扣板安装装置,所述的支撑底板上设置有方槽,支撑底板的底部上对称安装有行走轮,支撑底板上方槽的右侧分布有卡板安装装置,支撑底板上方槽的左侧分布有扣板安装装置,且卡板安装装置与扣板安装装置均安装在支撑底板上;所述的扣板安装装置包括扣板框、扣板框支柱、扣板、扣板弹簧、两个扣板伸缩柱、扣板推送体、两个扣板推送机构、扣板支板和扣板推杆。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管棚法施工U型钢与支撑钢连接时存在的无法自动对卡板与扣板进行定位放置、无法控制螺母进行定位放置、螺母在拿取时容易掉落等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钢结构支架施工设备。
背景技术
管棚法施工或称伞拱法,是地下结构工程浅埋暗挖时的超前支护结构,其实质是在拟开挖的地下隧道或结构工程的衬砌拱圈隐埋弧线上,预先钻孔并安设惯性力矩较大的钢管,起临时超前支护作用,防止土层坍塌和地表下沉,以保证掘进与后续工艺安全运作;管棚超前支护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在软弱围岩中进行隧道掘进的新技术,管棚法最早是作为隧道施工的一种辅助方法,在软岩隧道施工中穿越破碎带、松散带、软弱地层,涌水、涌砂层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预埋超前管棚做顶板及侧壁支撑为后续的隧道开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且施工快、安全性高、工期短.被认为是隧道施工中解决冒顶的最有效最合理的施工方法,也是目前隧道钢结构支架施工的主要施工方法。
管棚法施工前首先需要在钻孔区域的外部搭设钢结构支架,钢结构支架对钻孔起到定位与支撑的作用,钢结构搭设时,首先再外部埋下三组支撑钢,支撑钢的底部固定到地基中进行加固,在每组的两根支撑钢之间搭设U型钢,支撑钢与U型钢之间通过卡板与扣板进行固定连接,卡板与扣板之间利用螺栓与螺母进行固定,U型钢一般利用吊车进行移动与定位,卡板与扣板基本通过人工的方式安装;如图1所示,U型钢的顶部为弧形结构,底部与支撑钢的连接部分为竖直状,这种工作方式存在的问题如下,人工安装卡板与扣板时需要先搭设脚手架,人工在脚手架上对其进行安装,产生劳动量非常大,且在脚手架上对卡板与扣板定位需要多人完成,在螺栓与螺母安装时需要双手进行操作,增加了工作的危险性,扣板与卡板需要人工进行拿取,无法自动对卡板与扣板进行定位放置,无法控制螺母进行定位放置,螺母在拿取时容易掉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钢结构支架施工设备,可以解决现有管棚法施工U型钢与支撑钢连接时存在的劳动量大、扣板与卡板需要人工进行拿取、无法自动对卡板与扣板进行定位放置、无法控制螺母进行定位放置、螺母在拿取时容易掉落等难题;可以实现管棚法施工中扣板与卡板自动进行推送定位、螺母自动定位放置的功能,具有劳动量小、扣板与卡板自动进行推送、自动对卡板与扣板进行定位放置、自动控制螺母进行定位放置、螺母在定位时不会掉落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钢结构支架施工设备,包括支撑底板、行走轮、卡板安装装置和扣板安装装置,所述的支撑底板上设置有方槽,支撑底板的底部上对称安装有行走轮,支撑底板上方槽的右侧分布有卡板安装装置,支撑底板上方槽的左侧分布有扣板安装装置,且卡板安装装置与扣板安装装置均安装在支撑底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秀兰,未经陈秀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83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