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拉胀特性的金属编织网缓冲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8951.9 | 申请日: | 2018-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1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水;李爽;吴林志;许舜容;吴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7/116 | 分类号: | F16F7/116;B21F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特性 金属 织网 缓冲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拉胀特性的金属编织网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模具制成的多个具有拉胀特性且结构相同的单元体(1)组成;所述结构中的单元体(1)为双箭头型负泊松比结构,单元体(1)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由金属丝线(2)缠绕编织为夹角较小的箭头,下部则由同一根金属丝线(2)连续缠绕编织为夹角较大的箭头;每个单元体(1)由四个端点固定,四个端点分别与上下左右相邻单元体(1)共用,端点通过金属丝线的缠绕实现单元体间的连接与相互作用;具有拉胀特性的金属编织网缓冲结构由同一根金属丝线(2)连续缠绕编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拉胀特性的金属编织网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为二维编织网状制成,其尺寸根据需求通过计算各行各列所需单元体(1)进行缠绕编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拉胀特性的金属编织网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拉胀特性的金属编织网缓冲结构由一根金属丝线(2)连续缠绕编织而成,金属丝线(2)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拉胀特性的金属编织网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在其模具基座(4)上分布有直径相等的细圆柱(3),且细圆柱(3)的直径与单元体(1)的端点直径相等。
5.一种具有拉胀特性的金属编织网缓冲结构制备方法,具有拉胀特性的金属编织网缓冲结构由模具制成的多个具有拉胀特性且结构相同的单元体(1)组成;所述结构中的单元体(1)为双箭头型负泊松比结构,单元体(1)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由金属丝线(2)缠绕编织为夹角较小的箭头,下部则由同一根金属丝线(2)连续缠绕编织为夹角较大的箭头;每个单元体(1)由四个端点固定,四个端点分别与上下左右相邻单元体(1)共用,端点通过金属丝线的缠绕实现单元体间的连接与相互作用;具有拉胀特性的金属编织网缓冲结构由同一根金属丝线(2)连续缠绕编织而成,单元体(1)为双箭头型负泊松比结构,在承受拉伸压缩载荷时,实现结构膨胀的功能,金属编织网由双箭头型单元构成,除金属丝线间产生的位移干摩擦使能量耗损外,此种单元结构可增大金属编织网在受到振动冲击时的弹性变形,单元体(1)由夹角不同的两个箭头组成,上箭头为夹角较小的∠BAD,下箭头为夹角较大的∠BCD,点ABCD为单元体(1)的四个端点,与上下左右相邻的单元体共用,金属编织网缓冲结构由多个相同的单元体(1)组成,单元体1由夹角分别为∠BAD和∠BCD的双箭头型组成;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需求计算单元体(1)尺寸,制作单元体(1)端点分布模具;
步骤二:选取直径合适的不锈钢金属丝线(2)作为原料;
步骤三:通过模具端点的分布位置,将丝线缠绕编织成由多个具有拉胀特性且结构相同的单元体(1)组成的二维金属缓冲网;
步骤四:将编织完的二维金属缓冲网结构脱膜,卷制成金属橡胶毛坯,其卷制方向与双箭头方向垂直;
步骤五:将卷制成的金属橡胶毛坯压制成金属橡胶块,其金属橡胶块形状圆柱或长方体;所述单元体(1)双箭头方向与金属橡胶块高度方向一致,同时与承载方向一致;即为所述一种具有拉胀特性的金属编织网缓冲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895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