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异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及其在制备灭活疫苗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9237.1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8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清;殷冬冬;缪秋红;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C12N7/06;A61K39/23;A61P3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异 病毒性 出血 病毒 及其 制备 疫苗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异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及其在制备灭活疫苗中的应用,该毒株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名称为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变异株SH17株,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1806。该毒株与目前国内分离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序列比对差异较大,其中主要抗原基因的同源性仅80%。且该毒株感染兔偏幼龄化,当前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对该毒株没有有效的保护作用。因此本发明首次提出了用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变异株SH17株制备油乳灭活疫苗,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对被免疫兔只的副作用小,且制备出的疫苗抗原性好,安全性高,对外界环境无任何不良影响,容易通过安全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医传染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变异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及其在制备灭活疫苗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兔病毒性出血症为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俗称“兔瘟”。该病潜伏期短,仅为1~3天,病兔主要呈现急性肝炎,脾脏肿大,肺脏出血,气管环状出血,严重时出现肝脏坏死,实质脏器水肿、弥漫性出血等典型病变。1984年,该病第一次在中国江苏大规模爆发,随后迅速蔓延至全国,致死一亿四千多万只家兔,之后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形成全球范围内传播。本病常爆发性流行,给兔业养殖带来了巨大危害,是目前规模化兔场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年,兔感染兔病毒性出血症偏幼龄化,且商品化疫苗免疫过的兔种常出现免疫失败的情况。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属杯状病毒科。本病毒不凝集马、牛、羊、犬、猪、鸡、鸭、兔、大鼠、豚鼠和仓鼠的红细胞,仅能凝集人的“O”型红细胞,并在一定范围内不受温度、pH值、有机溶剂及某些无机离子的影响,对外界抵抗力较强,但可以被RHDV抗血清特异性抑制。该病毒在病兔脏器和体液中分布广泛,其中以肝、脾、肾、肺以及血液中含量最高。目前该病毒尚不能在各种原代或传代细胞中培养繁殖。
目前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采取佐剂组织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加入佐剂后免疫效果显著提高,且维持时间长。如庄国宏等采用皮下注射方法免疫接种RHDV油乳剂疫苗,兔子免疫接种50天后产生抗体极显著高于组织灭活疫苗接种兔的抗体水平,免疫保护率高。张小飞等将兔瘟氢氧化铝佐剂疫苗与常规组织灭活苗进行对比试验发现,免疫接种氢氧化铝佐剂苗兔免疫接种60~90天后HI抗体效价达到10log2以上,疫苗保存时间由8个月增长到12个月,稳定性好,便于生产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异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及其在制备灭活疫苗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该变异株制备了一种兔病毒性出血症油乳灭活疫苗(SH17株),以预防RHDV变异株感染造成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的流行。该疫苗副作用小,且具有较好的免疫安全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该毒株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名称为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变异株SH17株,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1806。
本发明中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变异株SH17株是发明人自浙江某养殖场疑似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病死兔中分离的自然感染毒,从特异性、毒力、免疫原性等方面进行鉴定,筛选出的毒力强、免疫原性好的毒株。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无菌采集病死兔的肝脏,将含毒的肝脏组织研磨,离心后,取上清,并过滤得滤液;
B、将步骤A制备的滤液接种45~55日龄易感非免疫兔,采集接种后12~60h内发病死亡兔具有典型病理变化的肝脏组织,用含毒的肝脏组织悬液通过易感非免疫兔连续传代培育,筛选即得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变异株SH17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92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