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胡桃木木屑制备木塑复合材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0376.6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1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港市万升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7/02 | 分类号: | C08L97/02;C08L77/00;C08L69/00;C08L51/06;C08K13/06;C08K9/02;C08K7/04;C08K3/22;C08K7/14;C08K7/10;C08K5/09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迎娣 |
地址: | 53710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屑 制备 木塑复合材料 胡桃木 热塑性树脂 造粒 成型 改性玄武岩纤维 纳米氧化铝 纳米氧化锌 玻璃纤维 改性处理 环境压力 力学性能 镁盐晶须 硬酯酸钙 边角料 耐腐蚀 再利用 混料 缓解 节约 能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胡桃木木屑制备木塑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木屑处理、混料、造粒和成型。该制备方法先用硬酯酸钙和纳米氧化铝将木屑进行改性处理,然后与改性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热塑性树脂、纳米氧化锌和镁盐晶须混合、造粒并成型。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采用胡桃木木屑和热塑性树脂为主料,有利于废料和边角料的再利用,可以节约能源,缓解环境压力;且具有较好的耐腐蚀和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胡桃木木屑制备木塑复合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木屑为木材加工后的尾料或者废料,在以往大部分被农户用作燃料,随着新能源的出现,木屑的燃料功能开始大大弱化,工业化产生的废弃锯木屑大量占用场地,污染环境,严重的甚至影响加工企业的生产运转。胡桃木所为一种高档家具用材,具有耐冲撞磨擦、耐腐蚀、易施工、易於胶合、收缩率小,不容易发生开裂等优点,如果随意丢弃,不仅污染环境,且造成极大大的浪费。
木塑复合材料,是国内外近年蓬勃兴起的一类新型复合材料,指利用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代替通常的树脂胶粘剂,与超过35%-70%以上的木粉、稻壳、秸秆等废植物纤维混合成新的木质材料,再经挤压、模压、注塑成型等塑料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板材或型材。主要用于建材、家具、物流包装等行业。木塑复合材料在性能上集合了木材和塑料的双重优点,低碳环保特征显著,具有原料资源化、产品可塑化、环保可再生等优势,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因此,将胡桃木木屑用于制备耐腐蚀、耐磨的高性能木塑复合材料,不仅能够废物利用,提高经济效益,且能保护环境,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利用胡桃木木屑制备木塑复合材料的方法,采用胡桃木木屑和热塑性树脂为主料制备,有利于废料和边角料的再利用,可以节约能源,缓解环境压力;且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耐腐蚀和力学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胡桃木木屑制备木塑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木屑处理
将胡桃木木屑50~70份、硬酯酸钙5~8份和纳米氧化铝1~5份加入球磨机,搅拌10~30min,得到改性木屑。
S2.混料
向所述改性木屑中加入改性玄武岩纤维3~15份、玻璃纤维3~10份、热塑性树脂20~40份,纳米氧化锌1~5份和镁盐晶须1~3份,混合均匀得混合料。
S3.造粒
向所述混合料中加入热稳定剂0.1~1份,润滑剂0.1~1份和增溶剂0.1~1份,继续搅拌20~40min,然后通过双螺杆挤出造粒,制备木塑颗粒,加工温度为150~160℃。
S4.成型
将所述木塑颗粒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加工温度为170~180℃,然后经定型模具定型,得到木塑复合材料。
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改性玄武岩纤维经过玄武岩纤维经过改性剂浸泡或涂覆处理而成,所述改性剂包括:35~50%的成膜剂、5~15%的偶联剂、1~5%的润滑剂、5~10%的改性纳米SiO2粒子,其余为水。
优选的,步骤S2中,热塑性树脂为聚酰胺、聚乙烯及聚碳酸酯中的一种。
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润滑剂包括硬脂酸、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石蜡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增溶剂为聚丙烯接枝丙烯酸、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或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热稳定剂为复合铅盐稳定剂、有机锡稳定剂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港市万升木业有限公司,未经贵港市万升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03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