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胶囊氢氧化镁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0490.9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4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周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纳绎博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9/10 | 分类号: | C08K9/10;C08K3/22;C08K5/10;C08K5/098;C08L23/16;C08L23/08;H01B3/44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叶栋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氢氧化镁阻燃剂 制备 微胶囊 氢氧化镁 囊膜 丙烯酸丁酯共聚物 高分子聚合物 制备方法步骤 钛酸酯偶联剂 高温加压 环境友好 生产效率 制备过程 密封式 捏炼机 润滑剂 添加型 微囊膜 相容性 阻燃剂 阻燃性 囊芯 熔融 熔体 贴合 光滑 乙烯 生产成本 | ||
1.一种微胶囊氢氧化镁阻燃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70-87份氢氧化镁、12-22份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1-8份钛酸酯偶联剂以及0.5-2份润滑剂,所述微胶囊氢氧化镁阻燃剂包括囊芯和囊膜,所述氢氧化镁为形成所述囊芯的材料,所述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为形成所述囊膜的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氢氧化镁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各组分重量份数为:75-82份氢氧化镁、14-20份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1-5份钛酸酯偶联剂以及0.5-1份润滑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胶囊氢氧化镁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各组分重量份数为:75份氢氧化镁、20份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4份钛酸酯偶联剂以及1份润滑剂。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微胶囊氢氧化镁阻燃剂,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囊膜的材料还包括所述钛酸酯偶联剂。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微胶囊氢氧化镁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膜完全覆盖包裹所述囊芯。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微胶囊氢氧化镁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镁的细度为7000-9000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氢氧化镁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为异丙基三钛酸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氢氧化镁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锌。
9.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微胶囊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原材料,所述原材料包括氢氧化镁、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钛酸酯偶联剂以及润滑剂,再将所述原材料加入至密闭式捏炼机中,高温加压混合熔融,出料即得到所述微胶囊氢氧化镁阻燃剂,在所述高温加压过程中,温度为150-21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胶囊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温加压过程中,温度为170-1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纳绎博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纳绎博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04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