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索桥吊杆力和主缆线形联合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0670.7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1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明;刘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索桥 吊杆 缆线 联合 计算方法 | ||
1.一种悬索桥吊杆力和主缆线形联合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悬索桥中跨左切点和各个吊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表示各段主缆的悬链线;
(2)假定一组吊杆力,即为每个所述吊杆力赋予一个初值;
(3)利用解析法计算中跨主缆的成桥线形和内力;
(4)根据步骤(3)计算的数值建立所述悬索桥有限元模型,计算吊杆力,用欧几里得范数检验与所述吊杆力假定值的误差,若所述误差超过限值,将新计算的吊杆力返回步骤(2)迭代计算,否则,计算结束,得到所述悬索桥的中跨主缆线形和精确的吊杆力;
(5)利用所述中跨主缆内力的水平分量作为已知条件计算边跨主缆线形;
步骤(5)中,所述边跨主缆线形的计算方法为:
所述边跨主缆与主索鞍的切点为Q,与散索鞍的切点为M,设Q、M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s,以Q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x轴水平向右,y轴竖直向下,方程表达为:
其中,c=-H/q,H为成桥状态主缆水平力,q为成桥状态主缆自重荷载集度;
根据主索鞍IP点与散索鞍IP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得出:
Δ2+Δ3+s+Δ4=L
h1+h2+h3=h
其中,Δ2是主索鞍圆心C'与桥塔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为已知量;Δ3是主索鞍圆心C'与边跨主缆在主索鞍上的切点Q之间的水平距离;Δ4是主缆在散索鞍上的切点M与散索鞍IP点之间的水平距离;L是悬索桥边跨跨径,h1是主索鞍IP点与边跨主缆在主索鞍上的切点Q之间高差;h2是边跨主缆在主索鞍上的切点Q与在散索鞍上的切点M之间的高差;h3是切点M与散索鞍IP点之间的高差;h是主索鞍IP点与散索鞍IP点之间的高差;
所述主索鞍表示为:
Δ3=R'sinβ
其中,R'是所述主索鞍半径;β是直线C'Q与竖直线的夹角;
所述主索鞍IP点与边跨主缆在主索鞍上的切点Q之间高差h1表示为:
h1=(Δ2+Δ3)tanβ
所述边跨主缆,两端点高差h2表示为:
所述散索鞍M、N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Δ4和高差h3分别表达为:
其中,r是所述散索鞍半径,ω是散索鞍圆心P点与IP点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是所述散索鞍圆心P点与切点M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从而得到边跨主缆的线形和切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索桥吊杆力和主缆线形联合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坐标系以x轴水平向右,y轴竖直向下,任一段所述主缆的悬链线方程可表达为:
其中,c=-H/q,H为成桥状态主缆水平力,q为成桥状态主缆自重荷载集度,ai和bi是第i段悬链线方程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067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