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基板及其短路检测方法、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1602.2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4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蒲巡;毕鑫;吴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00 | 分类号: | G09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杨广宇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电极 开关电路 触控信号 电压接收 显示基板 测试组 开关控制信号 短路检测 显示装置 周边电路 周边电路区 电路结构 电学测试 短路 电连接 线连接 检测 配置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及其短路检测方法、显示装置,属于显示领域。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位于显示区内的若干个触控电极;若干条触控信号线,每条触控信号线将一个触控电极连接至周边电路区;位于周边电路区内的电压接收端;位于周边电路区内的多个开关电路,多个开关电路均与电压接收端相连,每个开关电路各自连接一个开关控制信号;其中,若干个触控电极被划分至多个测试组中,每个触控电极属于多个测试组中的一个,每个开关电路通过触控信号线连接一个测试组中的所有触控电极,开关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连接的开关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连接的所有触控电极电连接至电压接收端。本公开可以在电学测试中实现电路结构中是否存在短路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其短路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产品的电学测试中,可以利用基板上制作的短路条(shorting bar)向所有电极图形统一施加驱动信号,从而能通过直接观察来检测显示产品是否存在缺陷。例如,在某个电极图形因连接引线断开而接收不到驱动信号时,对应位置处的显示区域就不能正常显示,基于此可以实现电路结构中是否存在断路的检测。然而,传统的测试方式对于电路结构中是否存在短路的检测存在不足。例如,在某个电极图形与同类电极图形之间发生短路时,两个电极图形上仍为经由短路条统一施加的驱动信号,相比于未发生短路时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因此无法在电学测试中检测出来,容易使存在缺陷的产品被当作合格品而继续加工,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和生产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其短路检测方法、显示装置,能够在电学测试中实现电路结构中是否存在短路的检测。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周边电路区,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若干个触控电极;
若干条触控信号线,每条所述触控信号线将一个所述触控电极连接至所述周边电路区;
位于所述周边电路区内的电压接收端;
位于所述周边电路区内的多个开关电路,所述多个开关电路均与所述电压接收端相连,每个所述开关电路各自连接一个开关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若干个触控电极被划分至多个测试组中,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属于所述多个测试组中的一个,
每个所述开关电路通过所述触控信号线连接一个所述测试组中的所有触控电极,所述开关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连接的开关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连接的所有触控电极电连接至所述电压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若干个触控电极被划分至两个测试组中,任意两个相邻的触控电极分别属于所述两个测试组中的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控信号线的数量与所述触控电极的数量相同,每条所述触控信号线的第一端各自连接所述若干个触控电极中的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周边电路区包括扇出区域,所述若干条触控信号线穿过所述扇出区域与所述多个开关电路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压接收端包括多个子接收端,
每个所述子接收端各自连接一个开关电路,以向所连接的开关电路提供所接收到的电压和所述开关控制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晶体管,每个所述晶体管的第一极各自连接所对应的测试组中的一个触控电极,
每个所述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二极均与所对应的子接收端相连,
所述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是所述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晶体管,每个所述晶体管的第一极各自连接所对应的测试组中的一个触控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16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