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2979.X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7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群;郭炳磊;魏晓骏;董彬忠;李鹏;王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4 | 分类号: | H01L33/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层 反射层 衬底 制备 发光二极管芯片 多量子阱层 发光二极管 缓冲层 碳单质 芯粒 脉冲激光沉积技术 半导体技术领域 第二表面 第一表面 散热基座 散热能力 依次层叠 芯片 延伸 | ||
1.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一发光二极管芯粒,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粒包括衬底、缓冲层、N型半导体层、多量子阱层、P型半导体层、P型电极、N型电极和反射层,所述缓冲层、所述N型半导体层、所述多量子阱层和所述P型半导体层依次层叠在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上,所述P型半导体层上设有延伸至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凹槽,所述N型电极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N型半导体层上,所述P型电极设置在所述P型半导体层上,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表面为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表面;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所述反射层上形成散热层,所述散热层的组成物质包括碳单质,所述碳单质的原子个数占所述散热层的原子个数的90%以上;所述散热层中的碳单质包括金刚石和石墨,所述金刚石的原子个数为所述碳单质的原子个数的40%~70%;所述散热层的组成物质还包括硅单质,所述硅单质的原子个数占所述散热层的原子个数的5%~10%;
通过胶体将所述散热层固定在散热基座上,所述散热基座、所述胶体、所述散热层和所述反射层沿所述缓冲层、所述N型半导体层、所述多量子阱层和所述P型半导体层的层叠方向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所述反射层上形成散热层,包括:
提供一设有石墨靶的真空室;
将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粒放入所述真空室内,对所述真空室进行抽真空;
向所述真空室内通入氢气,控制真空室内的温度为200℃~600℃,压力为10Pa~150Pa;
采用激光对所述石墨靶进行溅射,在所述反射层上形成散热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靶中掺有硅单质,所述硅单质的原子个数占所述石墨靶的原子个数的5%~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当向所述真空室内通入氢气时,以10sccm~200sccm的流量向所述真空室内通入含硅元素的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粒与所述石墨靶之间的距离为4.5cm~6.5cm。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激光对所述石墨靶进行溅射的时长为10min~60min。
7.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包括发光二极管芯粒和散热基座,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粒包括衬底、缓冲层、N型半导体层、多量子阱层、P型半导体层、P型电极、N型电极和反射层;所述缓冲层、所述N型半导体层、所述多量子阱层和所述P型半导体层依次层叠在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上,所述P型半导体层上设有延伸至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凹槽,所述N型电极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N型半导体层上,所述P型电极设置在所述P型半导体层上,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表面为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表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还包括散热层,所述散热层铺设在所述反射层上,并通过胶体固定在所述散热基座上,所述散热基座、所述胶体、所述散热层和所述反射层沿所述缓冲层、所述N型半导体层、所述多量子阱层和所述P型半导体层的层叠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散热层的组成物质包括碳单质,所述碳单质的原子个数占所述散热层的原子个数的90%以上;所述散热层中的碳单质包括金刚石和石墨,所述金刚石的原子个数为所述碳单质的原子个数的40%~70%;所述散热层的组成物质还包括硅单质,所述硅单质的原子个数占所述散热层的原子个数的5%~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的厚度为50μm~5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未经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29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固晶方法
- 下一篇:基于纳米PN结和纳米热电堆的热电光电能量收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