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协作通信的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3145.0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2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镇;金润善;李周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H04W24/10;H04B7/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贾洪菠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 移动 通信 系统 用于 协作 信道 估计 方法 装置 | ||
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通信的用户设备(UE)的方法,包括识别UE支持的信道状态信息(CSI)过程的最大数目;将UE支持的CSI过程的最大数目发送给基站;基于由UE支持的CSI过程的最大数目从最低索引CSI过程确定待被更新的至少一个CSI过程;基于与所确定的待被更新的至少一个CSI过程相对应的至少一个CSI资源生成至少一个CSI;以及基于生成的CSI向基站发送CSI报告。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5月16日、申请号为201380026095.8、发明名称为“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协作通信的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在包括多个基站(BS)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终端的信道估计的方法和装置,并且更加具体来说,涉及在多个BS执行到终端的协作下行链路传输的协作多点(CoMP)系统中有效地估计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各种移动通信标准,诸如第三代合作项目(3GPP)中定义的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长期演进(LTE)以及LTE高级(LTE-A)、第三代合作项目-2(3GPP2)中定义的高速分组数据(HRPD)以及IEEE中定义的802.16,已经发展为支持高速的、高质量的无线分组数据通信业务。
具体来说,LTE通信标准已经发展为支持高速分组数据发送以及通过各种无线接入技术最大化无线通信系统的吞吐量。LTE-A是LTE的演进版本,其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能力。
现有的第三代无线分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HSDPA、HSUPA和HRPD)使用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以及信道敏感调度技术(Channel-Sensitive Scheduling technique)以提高传输效率。此时,AMC和信道敏感调度能够在最有效的定时基于由接收机反馈回的部分信道状态信息应用适当的调制和编码方案。
在使用AMC的无线分组数据传输系统中,发射机基于信道状态调整数据传输量。也就是说,发射机对于不良信道状态降低数据传输量以便固定接收到的信号出错概率在特定水平上,并且对于良好信道状态提高数据传输量以便在保持接收到的信号出错概率在预期水平上的同时有效地发送大量信息。
在使用信道敏感调度的无线分组数据传输系统中,与分配信道给一个用户相比较,发射机首先为多个用户当中具有良好信道状态的用户服务以便提高系统容量。这样的系统容量的增加称为多用户分集增益。
当使用AMC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方案时,可能必须将用于发送信号的大量空间层和秩(rank)考虑在内。在这种情况下,发射机考虑到在MIMO传输中使用的层的数目确定最优数据速率。
一般说来,期望正交频分多址(OFDMA)与码分多址(CDMA)相比较提供较高的系统吞吐量。使OFDMA能够提高系统吞吐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频域调度能力。因为信道敏感调度使用时变信道特征来提高系统容量,所以OFDM可用于使用频变信道特征来获得更多容量增益。
近来,正在研究使用用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OFDMA来取代在遗留第2代和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CDMA。当前,3GPP和3GPP2处于基于OFDMA的演进系统的标准化的过程中。
图1示出LTE-A系统的传统的无线帧格式。
参照图1,无线帧包括10个子帧,其中每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10个子帧被分配子帧索引0到9,时隙被分配索引#_0到#_19。
图2示出包括多个小区的传统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所述小区将发射/接收天线布置在每一个小区中心。
参照图2,在包括多个小区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UE)通过上述技术从被选择达半静态持续时间(semi-static duration)的小区中接收移动通信服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3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