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霉菌及通过其微生物代谢制备D-甘露醇的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3880.1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7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丁中涛;周皓;杨亚滨;段荣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7/18;C12R1/8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9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露醇 青霉菌 制备 微生物代谢 微生物发酵 产品开发 低碳经济 发酵菌株 环境友好 坚实基础 培养条件 人工诱变 溶剂超声 提取分离 野生天麻 诱变菌株 层析法 发酵液 结合柱 茎部 可用 代谢 发酵 微生物 浓缩 应用 生产 | ||
1.一种青霉菌(Penicillium sp.)T2-8-10,由天麻茎部内生青霉菌经人工诱变后分离纯化所得的诱变菌株,该诱变菌株经16S rRNA分析鉴定为Penicillium sp.;菌株产大量灰色孢子,存活率较高,易于培养和保藏,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625。
2.一种通过微生物代谢制备D-甘露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液体有氧发酵青霉菌T2-8-10可大量制备D-甘露醇,
代谢产物D-甘露醇的结构是:
所述青霉菌T2-8-10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625。
3.根据权利要求2中的通过微生物代谢制备D-甘露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条件简便、绿色无污染,以体积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发酵培养基成分:0~2.8%葡萄糖,0.2%磷酸氢二钾,0.1~0.2%七水合硫酸镁,20%马铃薯汁1L,2毫克每升硫胺素;
菌体活化:将青霉菌T2-8-10接种到经过121℃高温灭菌30min的PDA斜面培养基,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7d后,置于4℃冰箱中备用;
菌种制备:将活化的菌体接入PDB培养基中,25~28℃,150~200rpm下进行发酵3d;
发酵过程:将制备好的菌种按照体积分数5~10%加入发酵培养基25~28℃,150~200rpm下进行发酵7~9d;
发酵结束后,发酵液连同菌体超声破壁15~30min,再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两次,真空浓缩得到粗提物,分离粗提物得到D-甘露醇;
经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粗提物,D-甘露醇为主要代谢产物,含量达粗提物的12.75~14.38%;
然后经过凝胶柱层析分离(甲醇洗脱),通过NMR以及HR-ESI-MS鉴定确定化合物结构;代谢产物D-甘露醇的结构式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菌体活化的培养基为PDA培养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菌种制备的培养基为改良PDB培养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菌株最优发酵的时间为7~9d。
7.一种青霉菌T2-8-10用于制备D-甘露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388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