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5633.5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6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山见慎一;金武史弥;高桥健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葛凡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活性物质 石墨粒子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非晶质碳 非水电解质 负极 合剂层 草酸盐络合物 正极 二氟磷酸盐 负极表面 析出 被覆层 导电剂 阴离子 锂盐 粒子 覆盖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了锂向负极表面析出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负极具有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合剂层,负极活性物质包含被覆石墨粒子,所述被覆石墨粒子是石墨粒子的表面被包含第1非晶质碳和第2非晶质碳的被覆层覆盖的粒子,负极活性物质合剂层包含被覆石墨粒子和用作导电剂的第3非晶质碳,非水电解质包含二氟磷酸盐和以草酸盐络合物为阴离子的锂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便携电话、笔记本电脑等移动信息终端的驱动电源,使用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另外,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被用作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等的驱动电源。
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使用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等结晶性高的碳材料、或非晶质的碳材料。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为了抑制保存后的电池容量的降低,提出了在非水电解质中添加二氟磷酸锂等二氟磷酸盐和双草酸硼酸锂等以草酸盐络合物为阴离子的锂盐的技术(下述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366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人发现了以下课题,在非水电解质中添加有二氟磷酸锂等二氟磷酸盐和双草酸硼酸锂等以草酸盐络合物为阴离子的锂盐的情况下,容易在负极表面发生锂析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非水电解质中添加有二氟磷酸锂等二氟磷酸盐和双草酸硼酸锂等以草酸盐络合物为阴离子的锂盐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抑制锂向负极表面析出。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为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上述负极具有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合剂层,
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被覆石墨粒子,上述被覆石墨粒子是石墨粒子的表面被包含第1非晶质碳和第2非晶质碳的被覆层覆盖的粒子,
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合剂层包含上述被覆石墨粒子和用作导电剂的第3非晶质碳,
上述非水电解质包含二氟磷酸盐和以草酸盐络合物为阴离子的锂盐。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由于在非水电解质中包含二氟磷酸盐和以草酸盐络合物为阴离子的锂盐,因此成为抑制了保存后的电池容量的降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发明人发现,在非水电解质中添加有二氟磷酸盐和以草酸盐络合物为阴离子的锂盐的情况下,在负极表面容易发生锂析出的课题。并且,对于其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由于以下的理由而在负极表面发生锂析出。
若在非水电解质中包含二氟磷酸盐和以草酸盐络合物为阴离子的锂盐,则通过充电或放电,来自于二氟磷酸盐和以草酸盐络合物为阴离子的锂盐的被膜在负极活性物质表面形成。并且,认为凭借该被膜,成为抑制了保存后的电池容量的降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但是,这样的被膜成为负极的阻抗增加的原因。并且,认为由于该负极的阻抗增加而在负极活性物质中无法顺利地吸收锂离子,在负极表面容易析出锂。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负极活性物质使用石墨粒子的表面被包含第1非晶质碳和第2非晶质碳的被覆层覆盖的被覆石墨粒子,并且在负极活性物质合剂层中,除了被覆石墨粒子之外还包含用作导电剂的第3非晶质碳。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有效地防止负极的阻抗增加,能够有效地抑制锂向负极表面析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56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