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创新型辅料蔗糖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5724.9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3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会;马乔;于雷;解辉;刘海霞;吴华夏;沈艳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信诚康达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7/26 | 分类号: | A61K47/26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李国聪;郭卫芹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料蔗糖 创新型 制备 食品技术领域 环境无污染 方便食品 可压缩性 生产过程 细颗粒状 药品生产 休止角 可溶 粒径 保健品 储存 运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创新型辅料蔗糖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以及食品技术领域。该创新型辅料蔗糖为细颗粒状,其粒径为425微米至850微米,水分小于0.5%,松密度为0.55‑0.78g/ml,休止角小于30度。该创新型辅料蔗糖具有可压缩性、良好的流动性、纯度范围广泛且可根据实际要求来设定,水分很小,易储存、运输,生产过程对环境无污染,所有成分全部可溶于水,方便食品、保健品及药品生产使用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创新型药用或食品用辅料,尤其涉及一种创新型辅料蔗糖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以及食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蔗糖作为重要的甜味剂和能量来源,在食品、保健品、药品等生产领域大量应用。然而工业生产蔗糖一般使用结晶法,蔗糖结晶颗粒较大,同时可压缩性非常差,不利于压制成片剂,因此很难直接应用于药品片剂、食品片剂、保健品片剂等生产;即使将蔗糖粉碎,因其流动性极差、同时易吸湿结块不易保存,也不易应用于直接压片生产。而经过物理改性的可压缩性蔗糖颗粒能够克服蔗糖在压片应用中的困难,同时保留了蔗糖固有的甜度和天然风味,因此可压缩性蔗糖颗粒是良好的辅料,能更好地在食品、保健品、药品等生产中应用。鉴于此,国内外对可压缩性蔗糖进行了相关研究。
目前国外已有以下可压缩糖产品,其品牌及生产工艺为:(1)Di-Pac是通过浓缩含生理可接受添加剂的蔗糖溶液来生产,包括机械搅拌超饱和蔗糖溶液和固化操作等工艺过程,其原理是溶液中的晶体相互间团聚成膏状并固化,是一种利用晶体的块结原理来生产。(2)Nutab是通过压实蔗糖粉、转化糖和淀粉来生产。(3)Alveosucre是用湿的蔗糖粉和麦芽糊精通过造粒来获得。
此外,还有很多关于可压缩蔗糖颗粒的专利文献,例如:
CN1520463A为干燥蔗糖溶液的方法、这样得到的产品及用途。该方法涉及一种制备可压缩糖溶液的方法,包括加入至少一种抗结晶剂的初始蔗糖溶液雾化的干燥步骤,其中初始蔗糖溶液的蔗糖含量低于饱和量,并且其干物质量优选约为组合物总重量的约60wt%。该方法需要用到多级喷雾干燥设备,有设备投资大,蔗糖溶液浓度低,耗能大等缺点。
CN1884584A公开了一种颗粒状可压缩糖的生产方法,该方法是将含有抗结晶剂的过热、过饱和蔗糖液与粉状可压缩糖品种搅拌混合,经真空干燥后粉碎筛分,得到颗粒状可压缩糖产品。该方法为结晶方法,存在收率低、真空干燥后物料硬度大、难粉碎等缺点。
CN103820583A公开了一种颗粒状可压性蔗糖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抗结晶剂的过热过饱和蔗糖液与粉状可压缩糖晶种搅拌混合经真空干燥后采用高速混合制粒机制粒,再鼓风干燥筛分,得颗粒状可压缩糖产品。该方法存在工艺复杂、收率低等缺点。同时在提高压缩性的同时,颗粒的流动性、团聚性能却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CN 1884584A公开了一种生产可压缩糖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结晶法,将含有抗结晶剂的过热、过饱和蔗糖溶液与粉状可压缩糖晶种搅拌混合,经真空干燥后粉碎筛分,得到颗粒状可压缩糖产品。由于所述方法中物料经历完全充分真空干燥后粉碎,存在真空干燥后物料本身硬度较大,粉碎操作困难,理想粒度的可压性糖收率较低的缺陷。
CN105833280A公开了一种可压性蔗糖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蔗糖为主要原料,抗结晶剂和滑石粉作为辅料,使用流化床喷雾制得可压性蔗糖颗粒。由于该方法采用流化床制备蔗糖颗粒,由于喷雾溶液引入了大量的水分,因此制得颗粒后必须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干燥才能使产品的干燥失重达到适宜,因此存在操作时间过长、能耗较大、成本升高、存在不溶性成分等缺陷。
总之,目前生产可压缩性蔗糖颗粒存在设备投资大、能耗高、操作时间长、产品中含有不溶性辅料的问题。工业上急需找出一种生产设备易得、投资少、操作简捷、不添加不溶性辅料、蔗糖纯度较高的可压缩性蔗糖颗粒及其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信诚康达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信诚康达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57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