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心的自发渗吸测试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6505.2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8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晨;刘冬冬;王剑波;刘桐源;罗群;潘占昆;黄治鑫;杨东旭;孔祥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5/02 | 分类号: | G01N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于虎;沈金辉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心 校准 测试 相对变化 质量数据 干涉法 尾波 对称 称重法 波速 重法 分析 | ||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岩心的自发渗吸测试方法及其装置。岩心的自发渗吸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尾波干涉法获取岩心在称重法自发渗吸过程中波速的相对变化数据;通过所述波速的相对变化数据对称重法自发渗吸过程中测得的渗吸质量数据进行校准;利用校准后的渗吸质量数据对岩心自发渗吸情况进行分析。本说明书提供的岩心的自发渗吸测试方法,通过尾波干涉法对称重数据进行校准,从而可排除“壁挂现象”的影响,因此,可获得稳定可靠的测试结果。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属于油气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心的自发渗吸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世界对油气资源需求的增加与开采技术的进步,使非常规油气的开发在国内外成为热点领域之一。非常规油气储层低孔隙度特点使得其自发渗吸对钻井施工及油气藏开发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自发渗吸是在多孔介质中由于毛管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润湿相流体对非润湿相流体的驱替作用。致密储层通常含水饱和度较低,孔隙度极小,从而毛管力作用明显,自发渗吸现象严重。因此自发渗吸的研究对实现油田周期注水 /注气达到渗吸法驱油,页岩气开发中的压裂充能及减小钻井液和压裂液对储层的损害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目前,主要采用体积法或称重法对岩心的自发渗吸进行研究。体积法主要适用于高孔、高渗的岩石样品;而对于低孔、低渗或致密岩样,由岩石孔喉细小导致的渗吸量少、渗吸时间长,以及外界温度、湿度变化引起的润湿液体的蒸发、组分变化,导致其精度较差。与体积法相比,称重法操作方便,精度也相对较高,但是,对于低孔、低渗或致密岩样,由于存在较突出的“挂壁现象”,对称重数据的准确性有显著的影响,因此,也难以满足精确测试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说明书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心的自发渗吸测试方法,该方法可以忽略“挂壁现象”的影响,从而获得稳定可靠的测试结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岩心的自发渗吸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尾波干涉法获取岩心在称重法自发渗吸过程中波速的相对变化数据;通过所述波速的相对变化数据对称重法自发渗吸过程中测得的渗吸质量数据进行校准;利用校准后的渗吸质量数据对岩心自发渗吸情况进行分析。
本说明书还提供了一种岩心的自发渗吸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称重法自发渗吸实验装置;可在称重法自发渗吸实验中贴合于岩心设置的脉冲信号输出部和脉冲信号采集部;分别与所述脉冲信号输出部和脉冲信号采集部相连的声波数据采集器;所述脉冲信号输出部、脉冲信号采集部和声波数据采集器组成尾波干涉法实验装置,用于获取岩心在称重法自发渗吸过程中的相关数据。
本说明书提供的岩心的自发渗吸测试方法,通过尾波干涉法对称重数据进行校准,从而排除“壁挂现象”的影响,因此,可获得稳定可靠的测试结果。本说明书提供的岩心的自发渗吸实验装置,通过在称重法自发渗吸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套尾波干涉法实验装置,从而可利用尾波干涉法获取的数据对称重数据进行校准。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说明书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说明书。在附图中: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岩心的自发渗吸实验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可施加围压的岩心容置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第一旋拧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第二旋拧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方式的质量法和声波测试法的测试结果对比图;
图6为本说明书实施方式的渗吸质量和波速变化率的拟合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65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