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链箅机热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7409.X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7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邢守正;王宏健;李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21/08 | 分类号: | F27B21/08;F27D17/00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颜伟 |
地址: | 1166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热 热风管道 环冷机 链箅机 鼓风干燥段 热风系统 热烟气 风箱 抽风干燥段 管道加热炉 生产技术 循环利用 导流孔 冷风量 球团矿 消耗量 补热 上罩 燃料 燃烧 | ||
本发明属于球团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链箅机热风系统,其特征在于预热Ⅱ段包括前预热Ⅱ段和后预热Ⅱ段,前预热Ⅱ段内的混合热烟气通过热风管道Ⅰ送至抽风干燥段,后预热Ⅱ段内的混合热烟气通过热风管道Ⅱ送至所述的预热Ⅰ段,环冷机Ⅲ段通过热风管道Ⅲ与鼓风干燥段的风箱相连接,环冷机Ⅲ段通过热风管道Ⅳ与鼓风干燥段的上罩相连接,在环冷机Ⅱ段和环冷机Ⅲ段之间的隔墙上设有两个导流孔。本发明合理利用链箅机自身的热量加以循环利用,即减少了系统兑冷风量,又可以对预热Ⅰ段进行有效的补热,既减少了管道加热炉燃料的消耗量又减低了由于燃烧而产生的有害气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球团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链箅机热风系统。
背景技术
在球团生产工艺中,链箅机-回转窑-环冷机已经是比较成熟的设计工艺,其热风系统也是比较成熟完善,从设计之初一直沿用至现在。但随着设备大型化、节能环保要求的逐步升级以及带式机球团的兴起,链回环热风系统的不足及弊端开始显露出来。
原先的热风系统为:环冷机Ⅲ段的热空气通过风机及管道进入到链箅机鼓风干燥段内,被球团冷却后的空气由鼓风干燥段上罩及管道,通过除尘器及风机排到室外;环冷机Ⅱ段的热空气通过管道进入到链箅机预热Ⅰ段;环冷机Ⅰ段的热空气通过管道进入到回转窑内;回转窑内的热烟气由窑尾罩进入到链箅机预热Ⅱ段;预热Ⅱ段内的热烟气通过管道及风机进入到链箅机抽风干燥段;抽风干燥段及预热Ⅰ段的烟气通过管道,除尘器及风机排到室外。
随着设备大型化的设计,链箅机预热Ⅱ段越来越长,所以预热Ⅱ段前段与预热Ⅱ段后段存在温度差(大约在100℃左右),整个预热Ⅱ段混合的烟气温度为500℃-550℃,这部分热烟气通过管道进到抽风干燥段。但是由于球团爆裂温度的限制,进入到抽风干燥段内的烟气要低于400℃,所以按照以往设计,要在进入到抽风干燥段的管道上设计几组兑冷风阀,将来自预热Ⅱ段500℃-550℃的烟气温度降到400℃才能进入到抽风干燥段。这种设计,不但额外增加了系统的冷风量,造成主引风机风量的增大,进而增大了脱硫系统的处理能力。同时预热Ⅱ段不同温度的热烟气没有得到有效的合理利用,造成了热量的浪费。
从鼓风干燥段上罩排除的废气温度一般在60℃-80℃,这么低的温度容易在管道、除尘器及风机内揭露造成机械设备的损坏。在以往热风系统的设计中,从抽风干燥段管道上分出一条管道进入到鼓风干燥段上罩内,把抽风干燥段的热烟气(350℃-400℃)引入鼓风干燥段上罩内。但随着环保要求的升级,来自抽风干燥段的部分烟气由于其中含有硫,所以鼓风干燥段的废气不能直接排入到大气中,必须经过烟气脱硫处理,这势必加大了脱硫系统的处理能力,造成投资的浪费。
环冷机Ⅲ段排出的热空气温度一般在100℃-200℃,而鼓风干燥段需要的温度一般在200℃左右,要对这部分空气进行补热来满足鼓风干燥段的要求。在以往的设计中,通常在管道上添加加热炉,通过加热炉燃烧燃气加热空气。这种设计,虽然有效的升高了环冷机Ⅲ段的热空气温度,但是增加了额外燃料的消耗量,同时也增加了有害气体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链箅机自身热量合理利用,减少管道加热炉燃料消耗和有害气体产生的链箅机热风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链箅机热风系统,包括链箅机,与此链箅机相连接的回转窑,与此回转窑相连接的环冷机,连接所述链箅机、回转窑和环冷机之间的连接管道,所述的链箅机包括鼓风干燥段、抽风干燥段、预热Ⅰ段和预热Ⅱ段,所述的环冷机包括环冷机Ⅰ段、环冷机Ⅱ段、环冷机Ⅲ段和环冷机Ⅳ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热Ⅱ段包括前预热Ⅱ段和后预热Ⅱ段,所述前预热Ⅱ段内的混合热烟气通过热风管道Ⅰ、设置在所述热风管道Ⅰ上的除尘器Ⅰ和回热风机Ⅰ送至所述的抽风干燥段,所述后预热Ⅱ段内的混合热烟气通过热风管道Ⅱ、设置在所述热风管道Ⅱ上的除尘器Ⅱ和回热风机Ⅱ送至所述的预热Ⅰ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74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