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7525.1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9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源盛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11C1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柴亮;张天舒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拉 复位模块 电位 低电平信号 移位寄存器 控制模块 下拉模块 栅极驱动电路 时钟信号 显示装置 放电 信号输出端 复位信号 连接节点 输出模块 输入模块 上拉 充电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包括: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下拉控制模块、下拉模块、第一复位模块、第二复位模块;其中,下拉控制模块,用于在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的控制下,对下拉节点进行充电;下拉节点为下拉控制模块、下拉模块、第一复位模块,以及第二复位模块之间的连接节点;下拉模块,用于在输入信号的控制下,通过低电平信号下拉下拉节点的电位;第一复位模块,用于在下拉节点的电位的控制下,通过低电平信号对上拉节点进行放电;第二复位模块,用于在下拉节点的电位和复位信号的控制下,通过低电平信号对信号输出端进行放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TFT-LCD的驱动器主要包括数据驱动器与栅极驱动器,栅级驱动电路可以以COF或者COG的封装方式设置在显示面板中,也可以用TFT构成集成电路单元形成在显示面板中,栅极驱动电路一般为移位寄存器一个极与一根栅极线对接,通过栅极驱动电路输入信号,从而实现像素的逐行扫描。
随着平板显示的发展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GOA的技术能力以及性能品质的提升也变得尤为迫切,GOA的稳定性也是GOA电路性能技术壁垒的一个考虑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性能稳定的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下拉控制模块、下拉模块、第一复位模块、第二复位模块;其中,
所述输入模块,用于在输入信号的控制下,对上拉节点进行充电;所述上拉节点为所述输入模块与所述输出模块之间的连接节点;
所述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上拉节点的电位的控制下,将第一时钟信号通过信号输出端进行输出;
所述下拉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的控制下,对下拉节点进行充电;下拉节点为所述下拉控制模块、所述下拉模块、所述第一复位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复位模块之间的连接节点;
所述下拉模块,用于在输入信号的控制下,通过低电平信号下拉所述下拉节点的电位;
所述第一复位模块,用于在所述下拉节点的电位的控制下,通过低电平信号对所述上拉节点进行放电;
所述第二复位模块,用于在所述下拉节点的电位和复位信号的控制下,通过低电平信号对所述信号输出端进行放电。
优选的是,所述下拉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以及第二存储电容;其中,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高电平信号端,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控制极连接第一时钟信号端;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第二极连接所述下拉节点,控制极连接第二时钟信号端;
所述第二存储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低电平信号端,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下拉模块包括:第六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下拉节点,第二极连接低电平信号端,控制极连接信号输入端。
优选的是,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第七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和控制极均连接信号输入端,第二极与所述上拉节点电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输入模块还包括:第八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第二极连接所述上拉节点,控制极连接高电平信号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源盛光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源盛光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75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