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极取向磁力轮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7910.6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7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汇四方精密磁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9/00 | 分类号: | B60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128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导磁 环形导磁层 座体 径向孔 多极磁环 多极取向 磁力轮 工字型 底座 嵌套 外圆周表面 垂直设置 结构安装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极取向磁力轮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工字型非导磁底座、第一环形导磁层、第二环形导磁层以及多极磁环,所述工字型非导磁底座包括大直径非导磁座体、非导磁圆柱体以及小直径非导磁座体,在所述大直径非导磁座体的外圆周表面加工有第一径向孔和第二径向孔,且所述第一径向孔和第二径向孔相互垂直设置,所述非导磁圆柱体的一端与所述大直径非导磁座体安装在一起,所述非导磁圆柱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小直径非导磁座体安装在一起;所述第一环形导磁层和第二环形导磁层构成一个整体的环形导磁层结构,将这个环形导磁层结构安装在所述非导磁圆柱体的外表面,将所述多极磁环嵌套在所述第一环形导磁层和第二环形导磁层的外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力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极取向磁力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磁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学、天文、军事等各个领域。由于磁性材料有磁力吸力或斥力作用,在作为传动动力装置方面,由磁性材料制作成为非接触传动轮亦有所应用。非接触磁力传动轮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磁力装置,相互斥力或者吸力所产生动力。当有动力驱动主动轴上的非接触磁力传动轮旋转时,从动轴上的非接触磁力传动轮转动,从而产生扭矩,使其在行走物体表面上移动。目前,在机械传动领域的传动方法一般采用接触式或偶合式传动齿轮结构,这种接触式或偶合式传动方法存在精度低、噪音大、且容易产生磨损、粉尘大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极取向磁力轮及其安装方法,该磁力轮广泛应用于机械传动领域,可以取代传统的接触式或偶合式传动齿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极取向磁力轮,包括工字型非导磁底座、第一环形导磁层、第二环形导磁层以及多极磁环,所述工字型非导磁底座包括大直径非导磁座体、非导磁圆柱体以及小直径非导磁座体,在所述大直径非导磁座体的外圆周表面加工有第一径向孔和第二径向孔,且所述第一径向孔和第二径向孔相互垂直设置,所述非导磁圆柱体的一端与所述大直径非导磁座体安装在一起,所述非导磁圆柱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小直径非导磁座体安装在一起;所述第一环形导磁层和第二环形导磁层构成一个整体的环形导磁层结构,将这个环形导磁层结构安装在所述非导磁圆柱体的外表面,将所述多极磁环嵌套在所述第一环形导磁层和第二环形导磁层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工字型非导磁底座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非导磁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导磁层和第二环形导磁层的结构相同,且均采用导磁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多极磁环采用可充磁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导磁层和第二环形导磁层采用工业胶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工字型非导磁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径向孔和第二径向孔的直径相同,相互贯通设置,且所述第一径向孔和第二径向孔均为圆形光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导磁层、第二环形导磁层以及多极磁环的高度相同。
一种多极取向磁力轮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铝合金或不锈钢作为非导磁材料加工成工字型非导磁底座;
步骤b、将第一环形导磁层和第二环形导磁层环置于工字型非导磁底座的非导磁圆柱体外部,并采用工业胶或者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步骤c、将多极磁环嵌套在第一环形导磁层和第二环形导磁层在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工字型非导磁底座、第一环形导磁层、第二环形导磁层以及多极磁环构成多极取向磁力轮结构,能够加大扭力,各部件之间相互作用力更加牢固,产品更加美观耐用,且相较于传统的传动方式使用寿命高,精度高,降低噪音,便于应用在PCB生产设备、玻璃生产设备、医疗设备以及食品加工设备等当中,易于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汇四方精密磁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汇四方精密磁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79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