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生稻与鱼立体种养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8287.6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8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水金;解振兴;周鹏;王洪飞;朱永生;董瑞霞;涂诗航;游晴如;姜照伟;黄庭旭;郑家团;占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1/10;A01G22/22;A01G13/10;A01M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王良财;黄秀婷 |
地址: | 35001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稻 鱼坑 立体种养 养鱼容器 稻田 鱼沟 收割 稻田养鱼 斜度 农业领域 容器本体 直接放置 商品鱼 吊起 移走 坍塌 捕捞 耕作 水稻 收获 种植 | ||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再生稻与鱼立体种养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稻田、鱼坑、鱼沟以及养鱼容器,鱼坑和鱼沟的面积之和不超过稻田面积的10%,养鱼容器包括容器本体以及鱼洞;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再生稻与鱼立体种养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及方法将养鱼容器直接放置于鱼坑内,不仅能防止鱼坑坍塌,而且鱼坑的斜度可以做小,提高了稻田的种植面积,此外稻田收割时养鱼容器可以吊起,捕捞方便,不影响来年的耕作;同时本发明采用再生稻与鱼立体种养,不仅延长了稻田鱼的生长期,利于获得优质的商品鱼,而且再生稻头季收割时无需将鱼移走,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此外多收获了一季水稻,大幅提高了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再生稻与鱼立体种养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稻田养鱼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利用稻田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能实现稻鱼双收,增加经济收益。
现有的稻田养鱼大多采用在稻田中开挖深沟和鱼坑的方法,但是为了防止鱼坑坍塌,鱼坑的斜度必须挖得很大,这就降低了稻田的种植面积,即便如此,鱼坑经过长时间水的浸泡,也会发生坍塌。还有一种方式是采用水泥、砖块来砌出鱼坑,这样第二年将无法进行耕作,同时会对稻田的地质造成破坏。此外,现有的稻田养鱼没有防护装置,会造成稻田中的鱼被鸟捕食,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此外,稻田中的鱼收获时,放水将鱼赶到鱼坑后需要人工捕捞,程序比较繁琐。
在中稻-鱼模式下,鱼生长期短,捕捞时商品性较差,经济效益不高。而传统的双季稻田养鱼,则需要在早季收割后将鱼移走寄养,等稻田施肥翻耕、重新修整渔沟并完成晚稻插秧后再移回本田,这样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增大、成本升高,稻田效益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一种再生稻与鱼立体种养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及方法将养鱼容器直接放置于鱼坑内,不仅能防止鱼坑坍塌,而且鱼坑的斜度可以做小,提高了稻田的种植面积,此外稻田收割时养鱼容器可以吊起,捕捞方便,不影响来年的耕作;同时本发明采用再生稻与鱼立体种养,不仅延长了稻田鱼的生长期,利于获得优质的商品鱼,而且再生稻头季收割时无需将鱼移走,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此外多收获了一季水稻,大幅提高了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方案(一):
一种再生稻与鱼立体种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稻田、一个以上设置于稻田内的鱼坑、一条以上设置于稻田内且一端与鱼坑相连通或连通于两个鱼坑之间的鱼沟以及设置于各个鱼坑内的养鱼容器,所述鱼沟以鱼坑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所述鱼坑和鱼沟的面积之和不超过稻田面积的10%,所述养鱼容器包括具有上开口的容器本体以及设置于容器本体上的用于连通养鱼容器和鱼沟的鱼洞,所述鱼洞的数量和与鱼坑相连通的鱼沟的数量相匹配。
为了能给稻田中的鱼增加辅食,所述养鱼容器还包括盖设于容器本体上开口上的防护网、设置于防护网上的捕虫组件、设置于容器本体底部的泄水组件以及两个以上均布设置于容器本体上端外周壁上的吊环。
为了能在养鱼容器吊起时将养鱼容器内的水排净,所述泄水组件包括设置于容器本体上的圆形泄水口、垂直固设于容器本体底部内侧且分设于泄水口径向两端的固定柱、固设于固定柱上端的挡水盖、滑动连接于泄水口上的泄水斗以及设置于泄水斗上的用于限制泄水斗向下滑动极限位置的限位组件,所述泄水斗为具有上开口的筒状体,所述泄水斗的外径与泄水口的直径相匹配,所述泄水斗底部设有多个泄水孔,所述泄水斗向上滑动到极限位置时挡水盖盖住泄水斗的上开口。
为了防止泄水斗掉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于固定柱上的滑槽以及固设于泄水斗上且滑动连接于滑槽上的限位钉。
为了能在夜晚更好地捕虫,所述捕虫组件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端的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机架下端的十字安装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诱虫灯,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诱虫灯相连接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82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控温水产养殖车间
- 下一篇:一种具有万能角钢养殖装置的平台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