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缝线路微位移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8393.4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3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昆;郭林泉;崔少康;郭凯凯;贺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2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缝 线路 位移 测量方法 | ||
1.一种无缝线路微位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微位移测量装置(1)包括固定装置(10)、移动装置(20)及千分表(30),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在轨枕(5)上安装固定装置(10),所述固定装置(10)上设置有千分表(30);
S11)在钢轨(2)上安装移动装置(20),所述移动装置(20)包括朝向钢轨(2)长度方向设置的挡板(22);调整所述固定装置(10)与移动装置(20)之间的距离,并确保所述千分表(30)的测杆(31)与所述挡板(22)平面垂直接触;所述移动装置(20)指向固定装置(10)的方向与撞轨器(3)撞击时钢轨(2)的位移方向一致;
所述步骤S11)进一步包括:调整所述固定装置(10)与移动装置(20)之间的相对距离,以满足所述千分表(30)的测杆(31)产生适量的初始位移;
S12)利用撞轨器(3)对钢轨(2)进行应力放散,当通过所述撞轨器(3)将钢轨(2)撞击至所述千分表(30)测量到与撞击方向相反的反弹位移,则认为所述钢轨(2)处于零应力状态;如果所述千分表(30)相对于初始安装位置未测量到反弹位移,则认为所述钢轨(2)未达到零应力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线路微位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20)包括安装在所述钢轨(2)上的倒U字型的支座(21),所述支座(21)沿钢轨(2)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挡板(22)固定在所述支座(21)的上部;所述步骤S11)进一步包括:
当调整好所述移动装置(20)与固定装置(10)之间的距离,通过螺栓二(23)穿过安装孔将所述移动装置(20)固定在钢轨(2)上;当松开所述螺栓二(23),所述移动装置(20)能沿所述钢轨(2)的长度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缝线路微位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0)包括由支腿(12),以及连接于两个支腿(12)之间的横梁(11)组成的倒U字型固定工装;所述步骤S10)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支腿(12)的底部固定在所述轨枕(5)的立螺栓(6)上,通过支杆(13)连接所述固定装置(10)与千分表(30),所述支杆(1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横梁(11)上,另一端与所述千分表(30)固定,并确保所述支杆(13)与所述横梁(11)垂直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缝线路微位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表夹(15)将所述支杆(13)的端部与所述千分表(30)的固定杆(3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无缝线路微位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撞轨器(3)安装于所述钢轨(2)的龙口位置,所述微位移测量装置(1)与撞轨器(3)在所述钢轨(2)上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持在98~102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缝线路微位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钢轨(2)的测量长度大于或等于500m时,通过每隔500m至少安装一套微位移测量装置(1)进行应力状态测量;当钢轨(2)的测量长度小于500m时,通过安装一套微位移测量装置(1)进行应力状态测量。
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6所述的无缝线路微位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2)中,当所述千分表(30)测量到反弹位移时,所述撞轨器(3)停止撞击被测量段的钢轨(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缝线路微位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所述撞轨器(3)撞击至所述钢轨(2)未发生明显位移时,在所述钢轨(2)上安装所述微位移测量装置(1)进行应力状态测量;在进行钢轨(2)应力状态测量时观察所述千分表(30)的测杆(31)位移,如果达到所述测杆(31)的最大行程则调整所述移动装置(20)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83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