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承台与微型桩联合基础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8685.8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5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宗钟凌;宋明志;李青松;武江传;张魁;朱立位;刘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海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27/14;E02D27/42;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邓丽;王伟 |
地址: | 222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混凝土 承台 微型桩 注浆钢管 联合 微型钢管桩 应用范围广 预应力张拉 地基基础 施工周期 受力均匀 双层双向 钢筋锚 预留孔 沉降 减小 拉结 锚栓 施工 注浆 体内 | ||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承台与微型桩联合基础,其特征在于,共分为两个部分,下部为微型注浆钢管桩,上部为装配式混凝土承台,所述承台与微型注浆钢管桩通过桩体内钢筋锚入锚栓预留孔后注浆技术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承台与微型桩联合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注浆钢管桩采用压力注浆工艺成桩,钢管内中心布置大直径高强螺纹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承台与微型桩联合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注浆钢管桩的桩头处设置封口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承台与微型桩联合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承台共分为五个部分组成,即四个角单体和一个中间体,各角单体和中间体拼接形成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承台的下层底板和上反梁;所述中间体上部连接上部构筑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承台与微型桩联合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承台的五个部分分块制作、预拼装,现场采用双层双向预应力组装,下层在底板处进行预应力张拉,上层在反梁处进行预应力张拉;预应力筋采用高强精轧螺纹钢或钢绞线,张拉应力控制在800MPa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承台与微型桩联合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承台的五个部分均有相对应的成四棱锥的凹凸槽,凹凸面咬合定位。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承台与微型桩联合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基坑开挖,考虑预应力张拉施工操作空间;
(2)微型钢管桩压桩施工,利用连续焊接方法接桩,将钢管桩压至设计深度;
(3)调节微型钢管桩桩顶标高,通过调整桩顶封口钢板,保证微型钢管桩桩顶处于同一标高;
(4)装配式混凝土承台定位,利用插筋法将承台锚栓预留孔与微型钢管桩头孔对齐定位;五个部分定位顺序为先定位任意一个角单体→中间体→依次定位其余三个角单体;
(5)第一阶段预应力张拉,预应力筋采用对称张拉,完成总张拉应力的20%左右,使各单体的凹凸槽面完全咬合、各拼缝闭合;
(6)微型钢管桩压力注浆,在锚栓预留孔处进行压力注浆,微型钢管桩内浆料凝固达到设计强度后,拧紧预埋高强螺纹钢筋螺母固定;
(7)第二阶段预应力张拉,预应力筋采用对称张拉,张拉到设计控制值,使装配式混凝土承台形成一个整体;
(8)回填土回填,密封锚具,进行防腐处理,最后回填土回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海工学院,未经淮海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86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