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u-Fe-C-Ag合金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9079.8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4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许磊;王有超;吴亚辉;历长云;吴三孩;赵洪枫;米国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C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徐丽娜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合金 复合粉末 预合金粉 热压烧结炉 球磨混合 热压烧结 烧结压力 导电率 放入 混粉 磨球 制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Cu‑Fe‑C‑Ag合金,由以下步骤制备:(1)准备原料:所述原料包括Cu‑Ag预合金粉和Fe‑C预合金粉,(2)球磨混合:加入磨球进行混粉,得到复合粉末,(3)热压烧结:将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复合粉末放入热压烧结炉中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800~1000℃,烧结压力为45~55MPa,烧结时间为30min~45min,得Cu‑Fe‑C‑Ag合金。本发明可以提高Cu‑Fe合金的导电率和抗拉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u-Fe-C-Ag合金。
背景技术
与其它体系的高强高导铜合金相比,Cu-Fe系中合金元素Fe的熔点相对较低、较易熔炼,且Fe与Cu的不溶混间隙小,合金的变形能力较好,可加工性较好,所以关于Cu-Fe系合金的研究受到了重视,成为高强高导铜合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高强高导Cu-Fe系合金主要利用熔铸法制备初合金,然后对初合金进行后续的热处理、变形等加工,获得最终使用状态的Cu-Fe系合金。在熔铸制备初合金时,由于凝固冷却速度较快,很容易导致Cu基体中固溶大量的Fe元素,严重降低Cu-Fe合金的导电性。虽然在后续热处理、形变热处理等过程中过饱和的Fe不断析出,但低温下Fe的扩散速度很慢,很难将Cu中固溶的Fe完全析出,而Fe在Cu中的固溶是降低Cu-Fe合金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所以为了提高Cu-Fe合金的导电性,需要降低Fe在Cu中的固溶量。
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形变、热处理、强磁场、多元合金化等方法,但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此问题。例如:Ag被认为是损害Cu合金导电性作用最小的元素,可是利用Ag对Cu-Fe合金进行合金化制备的Cu-Fe-Ag合金,但其铸态Cu基体中仍然固溶2.5%以上的Fe;而且Ag还降低了Fe相纤维的稳定性,在350℃以上导致Fe相粗化,降低限制了合金的使用温度范围;并且采用Ag合金化成本较高。其他方法同样无法将Cu中固溶的Fe减少到很低的状态。
为了更为有效地减少Cu中固溶的Fe,有必要提供一种Cu-Fe-C-Ag合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u-Fe-C-Ag合金,能够有效地减少Cu-中固溶的Fe,提高了Cu-Fe合金的导电性,还提高了Fe相纤维的稳定性,在350℃以上也不会导致Fe相粗化,提高了合金的使用温度范围,并且降低了合金的制备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Cu-Fe-C-Ag合金,Cu-Fe-C-Ag合金由以下步骤制备:
(1)准备原料:原料包括Cu-Ag预合金粉和Fe-C预合金粉,
(2)球磨混合:加入磨球进行机械混粉,得到复合粉末,
(3)热压烧结:将步骤(2)中得到的复合粉末放入热压烧结炉中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800~1000℃(比如820℃、830℃、840℃、850℃、860℃、870℃、880℃、890℃、900℃、910℃、920℃、930℃、940℃、950℃、960℃、970℃、980℃、990℃),烧结压力为45~55MPa(比如46MPa、47MPa、48MPa、49MPa、50MPa、51MPa、52MPa、53MPa、54MPa),烧结时间为30min~45min(比如31min、32min、33min、34min、35min、36min、37min、38min、39min、40min、41min、42min、43min、44min),
得Fe-C颗粒分布均匀的Cu-Fe-C-Ag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90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