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污泥浓缩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9430.3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6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晨;秦兵兵;刘修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凯赛(金乡)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47 | 分类号: | C02F11/1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王莹;于宝庆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浓缩 混匀 盐水 污水处理厂 絮凝剂溶液 除盐系统 废物利用 强化絮凝 絮凝效果 废盐水 减量化 压榨 除盐 污泥 脱水 污水处理 简易 污水 配备 环保 | ||
发明提供一种简易、有效的强化污泥浓缩效果的方法,向污水处理产生污泥中加入盐水,混匀,再加入絮凝剂溶液,再次混匀后进行离心或压榨。添加盐水后可以强化絮凝剂絮凝效果,达到减量化的目的,降低下一步脱水的负荷。本发明利用污水除盐中的废盐水等,起到废物利用的作用,更适合配备除盐系统的污水处理厂使用,符合国家环保形势需求。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污泥处置前期一般包括浓缩和脱水两部分,达到减量化的初步要求,然后进行填埋或者焚烧处理。
关于污泥脱水有很多关于脱水剂配方的专利,如专利CN101367597B中提供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絮凝剂,由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组成;专利CN101734839B提供一套采用壳聚糖、聚丙烯酰胺复配絮凝剂对污泥进行脱水的处理工艺。这些都是针对浓缩后的污泥进行进一步处理的方案。
从现有专利分布看,对于污泥的浓缩,多集中在浓缩设备上,对其絮凝剂使用研究较少。专利CN104591522A提供一种污泥絮凝浓缩处理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形成微小絮团:向待处理的污泥中加入阳离子絮凝剂并搅拌,以中和该污泥中的电荷,形成微小絮团;造粒沉淀:向形成有微小絮团的污泥中加入阴离子絮凝剂,使所述絮团长大,形成沉淀。其所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聚铝、聚铁、聚活性硅胶及其改性物、聚合硫酸氯化铁铝或聚合聚铁硅絮凝。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仅添加絮凝剂效果并不理想。对于经过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经过初步沉降,其水分含量在90%以上。污泥中的固态粒子均为水合物,基本上是一种稳定的胶体悬浮液。胶粒具有很强的布朗运动,运动时,扩散层的配衡离子大部分脱离,胶粒表面产生剩余电荷,是为电动电位(ξ电位)。相同的电性使之相互排斥,形成稳定分散体系。胶体颗粒妨碍颗粒的聚集、长大,且保持稳定状态。要取得良好的浓缩效果,必须破坏胶体结构。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目前污泥浓缩过程中絮凝效果不佳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简易、有效的强化污泥浓缩效果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强化污泥浓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向污水处理产生污泥中加入盐水,混匀,再加入絮凝剂溶液,再次混匀后进行离心或压榨。
所述污泥含水量>80%。
所述盐水可以用污水脱盐中产生的盐水,如反渗透膜浓缩盐水或蒸发结晶后的废盐水,或其他废盐配制;将污水处理过程废弃物综合利用。
所述盐水盐分质量含量为3%~20%,优选为4%~15%,进一步优选为5%~10%。
所述盐分包括硫酸钠和/或硝酸钠,占盐分总量的80%以上,优选为90%以上,还包括氯化钙、硫酸镁、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总含量不高于20%。
所述盐水与污泥体积比为0.2:1~3:1,优选为0.4:1~2:1,进一步优选为0.5:1~1.5:1。
本发明人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将以硫酸钠为主的盐水按照一定比例与污泥混合,再加入絮凝剂絮凝,可以显著改善絮凝颗粒状态,提高浓缩分离效果。盐水的加入可以中和电荷,破坏污泥颗粒的胶体性质,增强分子协同,促进组分电子架构优化,促进高分子絮凝剂的絮凝作用,使得絮凝颗粒尺寸更大,结合更紧密,利用浓缩分离。所用盐水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可以部分重复使用。
盐水加入后需要搅拌混匀,搅拌时间为5~60min,优选为10~30min;所述絮凝剂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壳聚糖、聚乙烯醇中任意一种或几种,优选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絮凝剂溶液浓度为0.05~0.5%,优选为0.1~0.5%。
絮凝剂的加入量为污泥固形物干重的5%~100%,优选为10%~80%,进一步优选为2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凯赛(金乡)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凯赛(金乡)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94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