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基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9562.6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0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70 | 分类号: | H04W4/70;H04W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覆盖 调整指令 基站 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效率 互联网领域 闭环调整 方案传输 基站发送 基站判断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基站,涉及互联网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站判断是否调整对终端当前使用的覆盖增强方案;如果是,基站发送覆盖增强调整指令给终端,该覆盖增强调整指令包括覆盖增强类型;使终端根据该覆盖增强调整指令调整终端当前使用的覆盖增强方案;基站调整对终端当前使用的覆盖增强方案,并采用调整后的覆盖增强方案传输数据。本发明中能够对终端当前使用的覆盖增强方案进行闭环调整,使得终端当前使用的覆盖增强方案能够满足终端需求,同时能够提供数据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M2M(machine-to-machine,机器对机器)应用中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PRS(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终端逐渐被MTC(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机器类型通信)终端替换,而有的MTC终端由于所处环境特殊,比如被放置于地下室的电表或者水表等设备,基站与MTC终端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可能比基站与传统终端通信产生的损耗更大。因此,基站与MTC终端的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采用一定的覆盖增强方案以补偿基站与MTC终端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以保证MTC终端能够获得所需的服务。
其中,基站与MTC终端在数据传输时,MTC终端测量下行损耗,通过预设的偏移算法估算上行损耗;MTC终端根据上行损耗,确定上行增强方案,并采用确定的上行增强方案传输上行数据;同时,MTC终端发送下行损耗信息给基站;基站接收MTC终端发送的下行损耗信息,根据该下行损耗信息,确定下行增强方案,并采用确定的下行增强方案传输下行数据。其中,MTC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为上行损耗;基站向MTC终端发送的下行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为下行损耗。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基站与MTC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上行损耗可能会发生变化、下行损耗可能会发生变化、测量的上行损耗可能不准确、测量的下行损耗可能不准确,估算的上行损耗可能不准确或者测量的下行损耗可能不准确,当上行损耗减少、实际的上行损耗比测量或者估算的上行损耗偏大时,仍采用确定的上行增强方案传输上行数据,会导致上行数据传输效率低;同样,当下行损耗减少,实际的下行损耗比测量或者估算的下行损耗偏大时,仍采用确定的下行增强方案传输下行数据,会导致下行数据传输效率低。当上行损耗增大、实际的上行损耗比测量或者估算的上行损耗偏小时,仍采用确定的上行覆盖增强方案传输上行数据,MTC终端不能够获取所需的服务;同样,当下行损耗增大、实际的下行损耗比测量或者估算的下行损耗偏小时,仍采用确定的下行覆盖增强方案传输下行数据,MTC终端不能够获取所需的服务。
发明内容
为了使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基站。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判断是否调整对终端当前使用的覆盖增强方案;
如果是,所述基站发送覆盖增强调整指令给所述终端,所述覆盖增强调整指令包括覆盖增强类型;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覆盖增强调整指令调整所述终端当前使用的覆盖增强方案;
所述基站调整对所述终端当前使用的覆盖增强方案,并采用调整后的所述覆盖增强方案传输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调整对所述终端当前使用的覆盖增强方案,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确认调整指令,根据所述确认调整指令调整对所述终端当前使用的覆盖增强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95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