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用智能水管防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1897.1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8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屈鸣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屈鸣杨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M3/02;G01N3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任益 |
地址: | 214116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水检测 液晶显示屏 电磁水阀 漏水报警 控制器 蜂鸣器 输入端 水质监测模块 输出端连接 电源模块 家用智能 水管防漏 水质信息 输出端 电源输入端 连接控制器 模块检测 手机信息 监测 漏水 水阀 直观 水质 流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智能水管防漏装置,包括水质监测模块、漏水检测模块、控制器、液晶显示屏、电磁水阀、漏水报警模块、蜂鸣器和电源模块;所述水质监测模块和漏水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磁水阀、液晶显示屏和漏水报警模块的输入端,漏水报警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蜂鸣器的输入端。本发明当漏水检测模块检测到漏水时,蜂鸣器响同时电磁水阀关闭水阀,阻止水的流通的同时,启动GSM模块以手机信息的形式告诉用户,尽快解决问题,在漏水检测的同时对水质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的水质信息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以便于用户能够直观的看到水质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化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家用的智能水管防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引用水的水质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自来水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优质水源的追求,因此部分家庭会选择在家里安装净水器,对自来水进行过滤,可直接引用,方便而健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烦恼也随之而至,需要时常更换滤芯,以保证过滤水的品质,滤芯少则几十多则几百,后期的投入相当巨大。
家用的自来水管通常是采用塑料管,长时间使用后容易老化,长期承受压力容易导致水管爆裂、水管连接处渗漏等问题出现,不仅造成了水资源内的大量浪费,而且还可能导致家具、电器设备被淹,给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家里无人时自来水管长时间漏水会给邻居家的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现有的技术中,虽然有公开涉及到漏水检测装置的专利和水质监测装置的专利,两者虽然均能够解决各自的问题,但是对于既需要水质监测也需要进行漏水检测的家庭来说,则需要购买两种装置同时使用,这样安装两种装置不仅占用面积大,还增大了成本,因此需要一种集水质监测和漏水检测于一体的装置来解决占用面积大和成本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水质监测和漏水检测于一体的家用智能装置,能够解决水管漏水的问题,还能够显示当下的水质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家用智能水管防漏装置,包括用于实时监测水质的水质监测模块、用于检测水管是否漏水的漏水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检测信息发出控制指令的控制器、用于显示水质信息的液晶显示屏、用于控制水流的电磁水阀、用于发出报警信息的漏水报警模块、用于发出警报的蜂鸣器和用于为该装置提供电源的电源模块;所述水质监测模块和漏水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磁水阀、液晶显示屏和漏水报警模块的输入端,漏水报警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蜂鸣器的输入端。
上述家用智能水管防漏装置,所述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向用户手机发出报警信息的GSM模块,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GSM模块的输入端,GSM模块通过无线与手机进行通讯。
上述家用智能水管防漏装置,所述漏水检测模块采用水浸探头来检测水管是否漏水。
上述家用智能水管防漏装置,所述控制器为STM32F1单片机。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发明当漏水检测模块检测到漏水时,蜂鸣器响同时电磁水阀关闭水阀,阻止水的流通的同时,启动GSM模块以手机信息的形式告诉用户,尽快解决问题,在漏水检测的同时对水质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的水质信息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以便于用户能够直观的看到水质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水质监测模块的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漏水检测模块的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漏水报警模块的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屈鸣杨,未经屈鸣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18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