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薯种植扦插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2380.4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6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赵琳;骆乐谈;詹生华;石江;应武;余建忠;葛忠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10 | 分类号: | A01G2/10;A01G2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薯 扦插 藤蔓 斜插 甘薯种植 剪取 播种 栽培 合理用水 日常管理 藤蔓生长 种子萌芽 追肥 生育期 小拱棚 收获 有机肥 补苗 加盖 直插 移栽 施用 浇水 育苗 田间 塑料 生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薯种植扦插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育苗:选择在塑料大棚内进行甘薯材料的播种,施用有机肥并浇水,播种完成后加盖小拱棚,大棚内温度控制在18‑23℃,待种子萌芽。(2)移栽:待甘薯藤蔓生长至8节左右时,剪取长度为4节的藤蔓。(3)扦插:4节的藤蔓采用斜插方式,2节斜插入土,2节留地上。(4)田间日常管理:及时进行查苗补苗,合理用水,加强追肥。(5)收获:在生育期110天时收获甘薯。斜插处理要优越于直插、平插和斜平插,斜插中1节留地上和2节留地上要优越于3节留地上,所以甘薯藤蔓在扦插时剪取4节长度已足够,地上部分留1‑2节已完全满足其生长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方法,具体是一种甘薯种植扦插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甘薯种植一般由育苗、整地、移栽、田间管理这几部分组成,区别在于有的技术是在育苗期加入了电热萌芽,有的是对甘薯种植基地的结构进行了处理,有的是在甘薯整个生育期内用生物菌和微量元素睡溶肥代替化肥和农药,所有的技术均为甘薯高产、高效生产服务,但这些技术并未考虑到扦插方式的不同、品种的不同对产量和结薯数造成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薯种植扦插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甘薯种植扦插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育苗:选择在塑料大棚内进行甘薯材料的播种,施用有机肥并浇水,播种完成后加盖小拱棚,大棚内温度控制在18-23℃,待种子萌芽。
(2)移栽:待甘薯藤蔓生长至8节左右时,剪取长度为4节的藤蔓。
(3)扦插:4节的藤蔓采用斜插方式,2节斜插入土,2节留地上。
(4)田间日常管理:及时进行查苗补苗,合理用水,加强追肥。
(5)收获:在生育期110天时收获甘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4节的藤蔓采用斜插方式,3节斜插入土,1节留地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斜插的角度均为4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处理方式的株距均为2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斜插处理要优越于直插、平插和斜平插,斜插中1节留地上和2节留地上要优越于3节留地上,所以甘薯藤蔓在扦插时剪取4节长度已足够,地上部分留1-2节已完全满足其生长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扦插方式共4种,分别为直插、斜插、斜平插、平插,剪取的藤蔓为4节、6节。
处理方式共9种,分别为:(1)每蔓4节,其中3节直插入土,1节留地上;(2)每蔓4节,其中2节直插入土,2节留地上;(3)每蔓4节,其中1节直插入土,3节留地上;(4)每蔓4节,其中3节斜插入土,1节留地上;(5)每蔓4节,其中2节斜插入土,2节留地上;(6)每蔓4节,其中1节斜插入土,3节留地上;(7)每蔓4节,其中2节地下放平,1节斜入土,1节留地上;(8)每蔓4节,其中1节地下放平,1节斜入土,2节留地上;(9)每蔓6节,其中4节地下放平,1节斜入土,1节留地上,所有处理方式的株距均为25cm,斜插的角度均为45°,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3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23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