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用污水污泥分离循环利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2406.5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9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于保宽;罗海涛;杨鹏;王家信;郎开松;李文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石诚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板 循环利用设备 排出系统 污水污泥 出口端 进料口 蒸馏室 建筑工程 污水 分离效果 工作效率 推送机构 现有设备 箱体结构 循环利用 影响装置 主体内部 蒸馏 出液口 电热块 过滤网 活动门 冷凝管 连接管 污泥 室内 | ||
1.一种建筑工程用污水污泥分离循环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结构的主体(1),主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2),进料口(2)下方的主体(1)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过滤板(10)、过滤网(13)以及污水排出系统,过滤板(10)左侧的主体(1)上设有出口端(8),出口端(8)处设有活动门(7),过滤板(10)右侧的主体(1)上设有污泥推送机构,所述污水排出系统经连接管(20)与蒸馏室(21)连接,蒸馏室(21)内设有第二电热块(22),蒸馏室(21)上方经冷凝管(23)与出液口(2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污水污泥分离循环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旁边的主体(1)顶部设有2根升降杆(5),升降杆(5)伸入至主体(1)内部的头端连接有挤压板(4),挤压板(4)中间设有进料通道(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污水污泥分离循环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4)上设有第一电热块(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污水污泥分离循环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端(8)处的主体(1)外部设有储料室(11),储料室(11)顶部设有挤压杆(9),其底部设有出料口(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污水污泥分离循环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推送机构包括有设在主体(1)外部的支撑体(19),支撑体(19)上设有伸缩杆(18),伸缩杆(18)头端连接有位于主体(1)内部的推板(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污水污泥分离循环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排出系统包括有位于主体(1)内底部的储液室(15),储液室(15)上设有进液口(14)和水泵(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污水污泥分离循环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13)为斜向设置,过滤网(13)尾部放置于主体(1)内壁的挡块(25)上,其另外一端卡入主体(1)上设有的插槽(27)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污水污泥分离循环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27)处的过滤网(13)头端套入有密封圈(28)。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污水污泥分离循环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13)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为30°。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污水污泥分离循环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通道(3)的宽度大于进料口(2)的截面宽度,且进料通道(3)的截面所在圆的圆心与挤压板(4)的截面所在圆的圆心相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24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用环保型海水淡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家庭用水的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