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气管道旁路加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2470.3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8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克;王博;黄陈曦;张旭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17D1/02 | 分类号: | F17D1/02;F17D3/12;F17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气管道 上游管道 天然气 加臭剂 下游管道 支路管道 旁路 加臭装置 电动阀 控制电动阀 控制器控制 安全传输 减压元件 旁路连接 控制器 吸收式 启闭 连通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气管道旁路加臭装置,与天然气管道旁路连接,所述天然气管道包括上游管道、下游管道以及设置在上游管道与下游管道之间的减压元件,其特征是:所述的天然气管道旁侧设有内盛加臭剂的加臭容器,上游管道通过第一支路管道将天然气通入加臭剂内,加臭容器内位于加臭剂上方设有与下游管道连通的第二支路管道,第一支路管道连接有控制天然气通入加臭容器内的电动阀,上游管道连接有控制电动阀开启或关闭的控制器。本发明采用旁路吸收式对天然气实行加臭,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阀的启闭,从而更好地控制天然气内加臭剂的加入量,实现对天然气的合理加臭,满足天然气的安全传输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天然气管道旁路加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学经济的不断发展,天然气因为绿色环保且经济实惠的优点已渐渐代替了煤炭等燃料,成为了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能源。随着天然气使用量的日益增多,天然气的安全隐患也要引起人们注意。天然气主要含有甲烷和其他少量的烃类,如乙烷,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己烷和较低浓度的较重化合物。虽然天然气无毒,然而如果气体含量在密闭空间中占主导地位,则会造成死亡。由于天然气无色无味,泄漏不容易察觉,为了提醒消费者注意气体泄漏,所以要在天然气中加入臭剂,发生燃气泄漏时能让人及时发觉。四氢噻吩是国际上发达国家广泛使用的燃气味添加剂,俗称“加臭剂”。而天然气加臭一般采用旁通吸收式加臭方式:采用储罐内的饱合臭剂气体随通过储罐内燃气排出储罐时混入燃气实现加臭工作,这种加臭设备对温度、压力、流量的变化十分敏感,加臭浓度难已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更好地控制加臭浓度的天然气管道旁路加臭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然气管道旁路加臭装置,与天然气管道旁路连接,所述天然气管道包括上游管道、下游管道以及设置在上游管道与下游管道之间的减压元件,所述的天然气管道旁侧设有内盛加臭剂的加臭容器,上游管道通过第一支路管道将天然气通入加臭剂内,加臭容器内位于加臭剂上方设有与下游管道连通的第二支路管道,第一支路管道连接有控制天然气通入加臭容器内的电动阀,上游管道连接有控制电动阀开启或关闭的控制器。
所述的控制器通过检测上游压力与支管道压力变化对通入天然气的量进行控制。所述控制器中设有压力检测元件,当上游管道中的天然气压力为2.6-6.4MPa,可进行加臭。同时,压力检测元件检测第一支路管道压力,当第一支路管道压力与上游管道压力差小于4MPA时,控制器开启电动阀,通入天然气进行加臭;若第一支路管道压力与上游管道压力差大于4MPA,则控制器关闭电动阀,对管道连接处加臭容器进行检查,待压力和压力差稳定时再进行加臭。
优选地,所述的加臭容器内的加臭剂为四氢噻吩,位于加臭剂内的第一支路管道末端设有两个向加臭剂内喷射天然气的喷嘴,利用喷嘴向加臭剂内喷射天然气形成气泡,上升的气泡从喷嘴尖端形成时直到液面与液相加臭剂接触的时间有限,在此期间,蒸气压相对较高的加臭剂逐渐转移到气泡中,气泡中的气味浓度增加,加臭容器内的气泡形成的气相由于与下游管道压力相比具有较高压力而进入下游管道,从而使主管道中的天然气加臭。
为防止输出的天然气内加臭浓度出现异常,所述的第二支路管道上设有在线测量加臭浓度的报警器,以此确保天然气气味浓度正常,符合健康、安全和环境标准;若输出浓度异常,报警器则发出报警指示。
所述的减压元件为孔板或仪表或文丘里流量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旁路吸收式对天然气实行加臭,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阀的启闭,从而更好地控制天然气内加臭剂的加入量,实现对天然气的合理加臭,满足天然气的安全传输和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24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贮氢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流体流量的联动管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