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苗木种植用移栽培养盆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2893.5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1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方艺种养场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17/14;A01G23/04;A01G27/02;A01C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客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0 | 代理人: | 杨群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液压伸缩杆 外壁 螺栓连接 苗木种植 培养盆 铰链 钳头 移栽 底板 支撑板顶部 树木 底座两侧 底座两端 铰链连接 苗木生长 苗木移栽 底座 放倒 挖出 焊接 树干 树根 美观 移植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苗木种植用移栽培养盆,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外壁通过铰链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且底座两端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两个第三支撑板,第一支撑板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液压伸缩杆,且第二液压伸缩杆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三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三液压伸缩杆另一端焊接有第二控制块。本发明通过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两块第三支撑板通过铰链和底板相连,在苗木移栽时放倒支撑板就可以直接拿出树木,不需要挖出根部,从而保证了树根的完整,两个液压伸缩杆上的钳头,在苗木生长过程中钳头可以固定住树干,有利于树木的整体美观,并方便工作人员日后移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苗木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苗木种植用移栽培养盆。
背景技术
苗木是具有根系和苗干的树苗,苗木种类有实生苗、营养繁殖苗、移植苗和留床苗,绿化苗木最常使用于城区绿化、住宅区绿化、荒山绿化等,苗木不仅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而且还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在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减噪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苗木移植是改善环境的手段之一,但是现在的培养盆中,在将幼小的苗木移植过程中容易扯断树根,幼苗成长中可能受外界因素而长的歪斜,对此缺点我们亟需一种多功能移栽培养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苗木种植用移栽培养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苗木种植用移栽培养盆,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外壁通过铰链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且底座两端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两个第三支撑板,第一支撑板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液压伸缩杆,且第二液压伸缩杆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三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三液压伸缩杆另一端焊接有第二控制块,且第二控制块位于第三液压伸缩杆远离第二液压伸缩杆的一侧,所述第二控制块另一侧外壁焊接有第二转动轴,且第二转动轴位于第二控制块远离第三液压伸缩杆的一侧,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液压伸缩杆,且第一液压伸缩杆位于第三液压伸缩杆上方,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另一端外壁焊接有第一控制块,且第一控制块位于第一液压伸缩杆远离第二液压伸缩杆的一侧外,所述第一控制块另一侧外壁焊接有第一转动轴,且第一转动轴位于第一控制块远离第一液压伸缩杆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柱顶部外壁焊接有储水箱,且储水箱一侧底部外壁开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壁焊接有水管,所述储水箱顶部一侧外壁开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漏斗。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对立的两个第三支撑板外壁开有凹槽,且凹槽处套接有松紧皮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轴套,且第一轴套一侧外壁焊接有第一钳头。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轴套,且第二轴套一侧外壁焊接有第二钳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外壁焊接有把手,且把手处应安装有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水管顶部外壁安装有调节阀,且水管一侧外壁焊接有喷淋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内壁应粘贴有橡胶皮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苗木种植用移栽培养盆,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两块第三支撑板通过铰链和底板相连,在苗木移栽时放倒支撑板就可以直接拿出树木,不需要挖出根部,从而保证了树根的完整。
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苗木种植用移栽培养盆,两个液压伸缩杆上的钳头,在苗木生长过程中钳头可以固定住树干,使树干不受自身或外界影响而变歪斜,有利于树木的整体美观,并方便工作人员日后移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方艺种养场,未经柳州市方艺种养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28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