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让抗结合的浇灌混凝土开口钢管防治底鼓装置与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3191.9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2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宝;王涛;张勉;张欢;刘一洪;魏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卸压 岩层 主体机构 地应力作用 浇灌混凝土 开口钢管 鼓装置 卸压孔 悬吊绳 变形 电信号连接线 充填混凝土 应变传感器 承载托盘 充分接触 定向支架 高灵敏度 施工工艺 巷道底板 装置制作 缠线器 地应力 应变仪 上端 缓解 防治 内壁 巷道 粘贴 承载 抵抗 释放 传递 阻碍 移动 | ||
1.一种让抗结合的浇灌混凝土开口钢管防治底鼓装置与技术,包括抗-卸压主体机构,定位注浆装置,变形监测装置,封口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卸压主体机构与卸压孔充分接触,协同变形;所述定位注浆装置通过速凝高强混凝土的定向注入实现抗-卸压主体机构的抗压功能;所述变形监测装置位于抗-卸压主体机构内壁,通过粘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让抗结合的浇灌混凝土开口钢管防治底鼓装置与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卸压主体机构为一钢质圆管,圆管一侧开条形豁口,豁口对面圆管内壁处预制条形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让抗结合的浇灌混凝土开口钢管防治底鼓装置与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卸压主体机构为速凝高强混凝土段与豁口段间隔布设,速凝高强混凝土段与周边岩层形成关键岩梁,阻碍下部岩层变形向上移动,豁口段卸压缓解地应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让抗结合的浇灌混凝土开口钢管防治底鼓装置与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注浆装置包括缠线器、定向支架、悬吊绳、平衡细铁丝、承载托盘、注浆管、注浆泵,所述悬吊绳每隔0.2m有一标识号,通过定向支架与平衡细铁丝交点连接,缠线器控制其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1和4所述的一种让抗结合的浇灌混凝土开口钢管防治底鼓装置与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托盘为边缘均匀分布三个小孔的圆盘,平衡细铁丝穿过圆孔与圆盘绑扎连接,三根平衡细铁丝上部交点位于圆盘圆心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让抗结合的浇灌混凝土开口钢管防治底鼓装置与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形监测装置包括高灵敏度应变传感器、低阻值电信号连接线、便携式应变仪,所述的高灵敏度应变传感器包括应变片、接线端子,所述的应变片、接线端子焊接连接,均粘贴于抗-卸压主体机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和6所述的一种让抗结合的浇灌混凝土开口钢管防治底鼓装置与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阻值电信号连接线一端与接线端子焊接,通过抗-卸压主体机构条形凹槽上铺至卸压孔口与便携式应变仪螺母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让抗结合的浇灌混凝土开口钢管防治底鼓装置与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口盘为上大下小的铁质薄圆柱组合体。
9.一种让抗结合的浇灌混凝土开口钢管防治底鼓装置与技术,利用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一种让抗结合的浇灌混凝土开口钢管防治底鼓装置与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卸压孔开挖
根据待施工巷道地质环境、地应力大小,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得出卸压孔深度、间距及排距,并开挖卸压孔,卸压孔直径均为22cm。
b、连接抗-卸压主体机构
根据开挖卸压孔深度确定抗-卸压主体机构个数,并用螺钉将抗-卸压主体机构连接起来。
c、连通高灵敏度应变传感器
首先将低阻值电信号连接线一端与接线端子焊接,应变片导线与接线端子焊接,其次根据待测地层位置,粘贴应变片与接线端子;应变片与接线端子用502胶水与抗-卸压主体机构内壁连接;粘贴前应保证抗-卸压主体机构内壁光滑;粘贴时应变片长边应与抗-卸压主体机构轴向垂直;粘贴后应保证应变片与抗-卸压主体机构接触面无气泡并用欧姆表检测应变片是否损坏;低阻值电信号连接线通过抗-卸压主体机构凹槽铺设至管口与便携式应变仪连接。
d、局部抗压段注浆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对卸压孔岩层的力学强度进行质量评价,明确硬岩层厚度、底板位置及标高;连接悬吊绳与承载托盘,经过定向支架下放至卸压孔最下部硬岩层的底板处,保持承载托盘位置不变,连接注浆管,开始注浆,注浆高度与硬岩层厚度相等,待注浆层凝固与抗-卸压主体机构成一整体后,剪短悬吊绳;重新连接悬吊绳与承载托盘,隔一个岩层厚度,开始上一个硬岩层位置注浆,循环此项工作,直到管口处停止,且保证相邻两注浆段中间有一未注浆层。
e、封口
注浆工作完毕后,用封口盘盖住抗-卸压主体机构,上部用碎石覆盖,恢复原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319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