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痕翻折式纸质手提成型机及手提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4051.3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2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70/74 | 分类号: | B31B70/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纸质 翻折 压痕 压痕装置 成型板 成型机 滚筒 驱动模块 推送装置 成型 加工制造领域 翻折装置 滚筒内部 硬质 纸条 延伸 制作 | ||
1.一种压痕翻折式纸质手提成型机包括:驱动模块(1)、滚筒(2)、成型板(3)、压痕装置(4)、推送装置(5);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1)包括:驱动装置一(11)、连接板(12);
所述连接板(12)为圆柱体结构,所述驱动装置一(11)的输出端与连接板(12)的一个端面的中心点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板(12)的另一个端面与滚筒(2)的一个端面垂直连接;
所述滚筒(2)包括:筒体(21)、凹槽一(22)、通孔一(23)、通孔二(24)、通孔三(25)、通孔四(26);
所述滚筒(2)为圆柱体结构,其沿轴线方向设有一个圆柱形的通孔;
所述滚筒(2)的侧壁面设有矩形体凹槽一(22),所述矩形体凹槽一(22)的上下两个底面均平行于滚筒(2)的轴线;
所述滚筒(2)在凹槽一(22)处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圆柱形的通孔二(24),所述通孔二(24)为贯穿滚筒(2)的内壁面及外壁面的通孔;
所述滚筒(2)在凹槽一(22)处的一端设有圆柱形的通孔一(23),所述通孔一(23)为贯穿滚筒(2)的内壁面及外壁面的通孔,另一端设有圆柱形的通孔三(25),所述通孔三(25)为贯穿滚筒(2)的内壁面及外壁面的通孔;
所述通孔三(25)与通孔一(23)关于通孔二(24)对称;
所述通孔四(26)与通孔二(24)设置在同一个圆周上,且通孔四(26)为滚筒(2)的最上方位置的通孔;
所述成型板(3)包括:工作板一(31)、凹槽二(32)、凹槽三(33)、凹槽四(34)、凹槽五(35)、凹槽六(36)、铰链一(37)、铰链二(38)、通孔五(39);
所述工作板一(31)包括:板体一(311)、板体二(312)、板体三(313);
所述板体一(311)一侧的上端面通过铰链一(37)与板体二(312)一侧的上端面相连接,所述板体三(313)的一侧的上端面通过铰链二(38)与板体二(312)的另一侧的上端面相连接;
所述板体一(311)与板体二(312)连接处的断面为(a)断面,所述板体二(312)与板体三(313)连接处的断面为(b)断面;
所述工作板一(31)为矩形体结构,其下端面与滚筒(2)侧壁面设置的凹槽一(22)垂直连接;
所述工作板一(31)上端面的中间位置沿滚筒(2)的轴线方向设有凹槽二(32),所述凹槽二(32)为矩形体结构;
所述凹槽三(33)设置在凹槽二(32)的下端面的的一端,所述凹槽三(33)为矩形体结构;
所述凹槽四(34)设置在工作板一(31)的上端面在凹槽三(33)的下端面的中间位置,所述凹槽四(34)为矩形体结构;
所述工作板一(31)的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五(39),所述通孔五(39)为圆柱体结构;
所述凹槽五(35)设置在工作板一(31)的上端面在凹槽二(32)的下端面的的另一端,所述凹槽五(35)为矩形体结构;
所述凹槽五(35)与凹槽三(33)关于通孔五(39)对称设置;
所述凹槽六(36)设置在工作板一(31)的上端面在凹槽五(35)的下端面的中间位置,所述凹槽六(36)为矩形体结构;
所述凹槽六(36)与凹槽四(34)关于通孔五(39)对称设置;
所述板体二(312)的下端面固定在在凹槽一(22)处的中间位置;
所述压痕装置(4)包括:驱动装置二(41)、伸缩杆一(42)、工作板二(43)、工作板三(44)、压块一(45)、压块二(46)、上胶装置(47);
所述动装置二(41)与伸缩杆一(42)的上端面垂直连接,所述伸缩杆一(42)的下端面与工作板二(43)的上端面的中心点垂直连接;
所述工作板二(43)下端面的中心点与工作板三(44)上端面的中心点垂直连接;
所述工作板三(44)下端面的中间位置设有上胶装置(47);
所述工作板三(44)下端面的一端设有压块一(45),另一端设有压块二(46);
所述压块一(45)的设置与压块二(46)关于上胶装置(47)对称;
所述推送装置(5)包括:固定板一(51)、固定板二(52)、固定板三(53)、驱动装置三(521)、伸缩杆二(522)、驱动装置四(531)、伸缩杆三(532)、驱动装置五(533)、伸缩杆四(534)、驱动装置六(535)、伸缩杆五(536);
所述固定板一(5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固定板一(51)设置在滚筒(2)的相对于驱动装置三(521)的另一侧,且固定板一(51)的轴线与滚筒(2)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固定板二(52)垂直设置在固定板一(51)的一个端面上;
所述固定板三(53)垂直设置在固定板一(51)的一个端面上;
所述固定板二(52)与固定板三(53)设置于固定板一(51)的同一个端面,且固定板二(52)及固定板三(53)均由固定板一(51)侧延伸至滚筒(2)的轴线;
所述驱动装置三(521)固定在固定板二(52)上表面;
所述伸缩杆二(522)的下端面与驱动装置三(521)的输出端垂直连接,所述伸缩杆二(522)的上端面正对通孔四(26);
所述驱动装置四(531)固定在固定板三(53)的上表面;
所述伸缩杆三(532)的下端面与驱动装置四(531)的输出端垂直连接,所述伸缩杆三(532)的上端面正对通孔一(23);
所述驱动装置五(533)固定在固定板三(53)的上表面;
所述伸缩杆四(534)的下端面与驱动装置五(533)的输出端垂直连接,所述缩杆四(534)的上端面正对通孔二(24);
所述驱动装置五(533)固定在固定板三(53)的上表面;
所述伸缩杆四(534)的下端面与驱动装置五(533)的输出端垂直连接,所述伸缩杆四(534)的上端面正对通孔二(24);
所述伸缩杆四(534)的下端面与驱动装置五(533)的输出端垂直连接,所述伸缩杆五(536)的上端面正对通孔三(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40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胶袋热封装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编织袋面对面套袋与分切集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