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高韧性聚丙烯再生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4293.2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5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罗思;杜波;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14;C08L23/06;C08L23/08;C08L23/16;C08L101/00;C08L51/06;C08K13/06;C08K9/10;C08K3/34;C08K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聚丙烯 再生颗粒 聚丙烯 高韧性聚丙烯 制备 塑化 聚丙烯再生料 生产工艺参数 双螺杆挤出机 无机刚性粒子 高速混合机 聚烯烃树脂 制备高性能 重量百分比 资源化利用 短缺问题 环境问题 物料混合 再生塑料 剪切 成核剂 偶联剂 增强剂 增容剂 | ||
1.一种高强度高韧性聚丙烯再生颗粒,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其组成为:废旧聚丙烯40~60%、聚烯烃树脂5~15%、弹性体5~10%、无机刚性粒子10~20%、偶联剂0.1~2%、增强剂5~20%、增容剂1~10%、成核剂0.1~1%、其他助剂0.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聚丙烯再生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旧聚烯烃树脂是经过了一系列的破碎、清洗、分选等工序,获得的纯度较高的废旧聚丙烯,其中可能含有少许的聚乙烯等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聚丙烯再生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烯烃树脂包含了不同牌号的均聚或共聚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聚丙烯再生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体是含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热塑性弹性体(TPE)、三元乙丙橡胶(EPDM)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聚丙烯再生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刚性粒子是粒径大小为400目、800目、1250目的滑石粉、碳酸钙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偶联剂是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于有机化无机刚性粒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聚丙烯再生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剂为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玻纤增强聚丙烯(GFPP)、硫酸镁晶须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聚丙烯再生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容剂主要为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是含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聚丙烯再生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核剂为纳米无机粒子、羧酸金属盐、二卞山梨醇及其衍生物等。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聚丙烯再生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他助剂含硬脂酸、硬脂酸钙、聚乙烯蜡、钛白粉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
10.一种高强度高韧性聚丙烯再生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工艺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比称取原料:废旧聚丙烯40~60%、聚烯烃树脂5~15%、弹性体5~10%、无机刚性粒子10~20%、偶联剂0.1~2%、增强剂5~20%、增容剂1~10%、成核剂0.1~1%、其他助剂0.5~1%;
步骤二,无机刚性粒子活化:将步骤一相应重量的无机刚性粒子放入1000转/分钟高速混合机中,缓慢加入偶联剂进行混合包覆,控制温度,5~7分钟后停止混合,得到活化无机刚性粒子;
步骤三,共混物混合:先将废旧聚丙烯树脂、聚烯烃树脂、弹性体和活化无机刚性粒子、增强剂、增容剂放入高混机中充分混合3~5分钟,然后将成核剂及其他助剂依次加入其中混合1~3分钟,出料得到混合物;
步骤四,高强高韧聚丙烯再生颗粒制备:将制得的混合物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生产,控制工艺参数,经水槽冷却后,风冷切粒即可制得高强度高韧性聚丙烯再生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42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