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炉渣中矿可浮性处理的选矿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5692.0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5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苏晓亮;张亨峰;曹恩源;江湖侠;李儒仁;杨有智;曾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B03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5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渣 中矿可浮性 处理 选矿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炉渣中矿可浮性处理的选矿工艺,其工艺流程是:将炉渣依次进行球磨机磨矿处理、分级机分级,分级后所得的沉砂返回球磨机,分级后溢流的矿浆进行粗选得到粗精矿和中矿I,中矿I进行扫选得到中矿II和尾矿,所述中矿II输送至中矿给料装置,所述中矿II的底流经所述中矿给料装置浓度控制后达到72%‑75%,再进行球磨磨矿,前述球磨磨矿的矿浆以及经所述中矿给料装置溢流的矿浆一起进入泵池,泵池中的矿浆再扬送至水力旋流器进行分级,经前述水力旋流器分级溢流的矿浆进行浮选系统再选,得到精矿I和尾矿,经前述水力旋流器分级的沉砂进行球磨磨矿。本发明新增了中矿给料装置,进行先磨再选,有效地提高了铜金属的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炉渣中矿浮选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炉渣中矿可浮性处理的选矿工艺。
【背景技术】
在浮选过程中,精选的尾矿或扫选的泡沫产品都通称为中矿,一般中矿品位都低于精矿而高于原矿,其可浮性亦低于精矿而高于尾矿。对于中矿的处理,首先要分析中矿中连生体的情况,研究中矿的可浮性以及对精矿质量的要求,然后才能决定中矿的处理方法。中矿处理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炉渣中可利用资源的回收率,对于提高选矿指标关系甚大。现有的炉渣中矿选矿工艺是:炉渣中矿经水力旋流器分级,分级溢流的矿浆进入浮选系统,沉砂进入球磨机再磨。采用此工艺方法处理炉渣中矿难以高效的回收金属铜,炉渣中可利用资源的回收率低,难以达到理想的技术指标。经分析发现,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一是分级溢流的矿浆自身带有浮选药剂,且铜矿物的单体解离度不足,导致中矿可浮性较差,浮选效果不理想;二是由于中矿浓度为30%左右,其不能直接进入球磨机进行磨矿,导致炉渣中矿的回收效率低,能耗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炉渣中矿可浮性处理的选矿工艺,由现有的再磨再选工艺流程改为先磨再选的工艺流程,其有效提高了炉渣中矿中铜的回收率,降低综合尾矿品位,提高了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炉渣中矿可浮性处理的选矿工艺,其工艺流程是:将炉渣依次进行球磨机磨矿处理、分级机分级,分级后所得的沉砂返回球磨机,分级后溢流的矿浆进行粗选得到粗精矿和中矿I,中矿I进行扫选得到中矿II和尾矿,粗精矿进行精选得到精矿I和精矿II,所述中矿II输送至中矿给料装置,所述中矿II的底流经所述中矿给料装置浓度控制后达到72%-75%,再进行球磨磨矿,前述球磨磨矿的矿浆以及经所述中矿给料装置溢流的矿浆一起进入泵池,泵池中的矿浆再扬送至水力旋流器进行分级,经前述水力旋流器分级溢流的矿浆进行浮选系统再选,得到精矿I和尾矿,经前述水力旋流器分级的沉砂进行球磨磨矿。
所述中矿给料装置包括进料筒、排矿调整阀、排矿阀手轮、排矿调整阀支架、底流槽体、反冲水机构以及排矿口,所述进料筒设置于所述排矿调整阀支架上端的一侧,所述排矿调整阀设置于所述排矿调整阀支架上端的中部,所述排矿阀手轮设置于所述排矿调整阀支架的顶部,所述底流槽体设置于所述排矿调整阀支架的下端,所述反冲水机构位于所述底流槽体的下端,所述排矿口位于所述排矿调整阀支架的底部,且所述排矿调整阀的下端相抵于所述排矿口的上端。所述中矿给料装置用于所述中矿II的沉积,并有效控制所述中矿II底流的浓度,便于球磨磨矿的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反冲水机构包括进水管口以及旋转排水轮,所述进水管口连通所述旋转排水轮,通过所述进水管口开度的调节,实现进水量的控制,从而实现所述中矿II底流浓度的调节。
本发明在原有工艺流程中增加了所述中矿给料装置,所述中矿给料装置有效调节与控制所述中矿II底流的浓度,实现“先磨再选”,对所述中矿II进行磨剥、擦洗和脱药,提高铜矿物的可浮性,从而有效提高了炉渣中矿中铜的回收率,降低综合尾矿品位,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56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