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水虻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6202.9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9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黄燕华;王国霞;郑增豪;李国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飞禧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90 | 分类号: | A23K50/90;A23K10/26;A23K10/37;A23K10/20;A23K10/3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郝文婷;刘明星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水 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水虻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黑水虻饲料包括餐厨垃圾、肉渣和凤眼莲。本发明黑水虻饲料高效利用了废弃的餐厨垃圾和肉渣,以及危害环境的凤眼莲,不仅适合黑水虻幼虫的生长繁殖,还具有材料成本低廉、简单易得、解决了餐厨垃圾污染环境的问题、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优点,饲养的黑水虻还可作为高质量的动物蛋白和能量饲料,适合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养殖饲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成本低廉、简单易得、高效利用餐厨垃圾和肉渣等有机废弃物制成的黑水虻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资源昆虫,原产于美洲,目前已经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度之间。黑水虻幼虫可以处理餐厨垃圾和禽畜粪便等,而且黑水虻幼虫含较高比例的蛋白质、粗脂肪等,可以作为高质量的动物蛋白和能量饲料。利用开发好黑水虻对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凤眼莲,别名水浮莲、水葫芦,繁殖速度极快,虽说其本身有很强的净化污水能力,但大量的凤眼莲覆盖河面,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还会阻碍江面通航,怎么处理或利用是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简单易得、高效利用餐厨垃圾和肉渣等有机废弃物和凤眼莲的黑水虻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水虻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餐厨垃圾、肉渣和凤眼莲。
优选地,所述黑水虻饲料包括如下按照质量百分数计的组分:餐厨垃圾40~75%、肉渣20~50%,凤眼莲5~20%。
本发明黑水虻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餐厨垃圾去除白色垃圾后粉碎,备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并粉碎后得到肉渣,备用;凤眼莲采摘后切割成小段,备用;将餐厨垃圾、肉渣和凤眼莲按照配比混合,得到黑水虻饲料。
其中,所述白色垃圾包括塑料制品和玻璃制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高效利用了餐厨垃圾和肉渣等有机废弃物,解决了有机垃圾污染环境的问题。
(2)本发明以凤眼莲作为黑水虻饲料原料之一,避免过多的凤眼莲覆盖河面时对水质及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3)本发明黑水虻饲料更适合黑水虻幼虫的生长繁殖,经实验证实,采用本发明黑水虻饲料养殖黑水虻,可以显著降低料虫比,干物质利用率和转化率显著提高。
(4)本发明黑水虻饲料原料简单易得,价格低廉。
(5)本发明黑水虻饲料养殖的黑水虻含有较高比例的蛋白质、粗脂肪等,可以作为高质量的动物蛋白和能量饲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参数、比例等可因地制宜做出选择而对结果并无实质性影响。实施例中除特殊说明外,均为本领域常规试剂和方法步骤。
以下实施例中,餐厨垃圾先去除塑料制品和玻璃制品并粉碎;肉渣是通过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并粉碎后得到;凤眼莲采摘后切割成小段。
实施例
试验分为8组,不同试验组培养基质配比不同,见表1所示。每个试验组分为3个重复,多次补料投喂,每个重复接种8g卵所产的二龄幼虫,养殖8天后分筛收虫,同时记录鲜虫、虫沙重量,并检测不同配比基质、鲜虫和虫沙的水分。养殖期间环境温度为22-30℃,湿度80-92%。计算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飞禧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飞禧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62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