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肌胞感染后猪红细胞数目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6967.2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4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东;南九红;赵书红;李新云;赵志超;张杰;朱猛进;许月园;胡明阳;王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37;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张红兵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肌胞 感染 红细胞 数目 性状 相关 snp 分子 标记 | ||
本发明属于猪分子标记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聚肌胞感染后猪红细胞数目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克隆自登陆号为DIAS0002844的CTTNBP2基因,通过PorcineSNP60技术对该基因进行分型筛选得到一种聚肌胞感染后猪红细胞数目相关SNP的分子标记,该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在该序列的第222位的碱基处存在一个A/G的等位基因突变,该突变导致PorcineSNP60分型多态性。公开了筛选分子标记的方法及其关联分析方法的应用。本发明为猪免疫性状尤其是红细胞数目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一个新的SNP分子标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猪分子标记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聚肌胞感染后猪红细胞数目性状相关的 SNP分子标记。本发明所述的分子标记可用于猪红细胞数目(RBC)性状的预测。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据数据显示,我国2016年猪产值1.2万亿元,占畜牧业 产值的43.2%(黄月琴,浅议我国养猪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畜禽业,2017,28(8):102-102), 我国养殖模式也从小户散养向规模化养殖发生了转变。在猪生产中,疾病显然成为养殖业发 展的限制因素之一,据统计,由于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畜牧业产值的12%-15%(施启顺 等,猪的疾病抗性与抗病育种研究进展[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2(3):35-38),可见做好 疾病防控是生猪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在猪生产中,疾病尤其是病毒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猪的 健康,即使预防接种和药物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并不能完全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 与流行(孙寿永等,猪的抗病性及抗病育种[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5,22(12):60-61), 另外,疫苗的使用,其在预防疾病的同时,也会使猪处于高度激活的状态,使猪生产性能会 有所下降(阳建辉等,浅析规模化养猪场疾病发生原因与防疫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1, 2011(1):130-133)。所以,从长远来看,抗病育种——从遗传本质上对生猪抗病性或免疫力 进行改良,方是提高畜牧场效益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现代育种技术为畜牧业带来了巨大 的经济效益,家畜的生产性能大大提高,但同时生产性状与抗性性状之间存在着遗传拮抗, 表现为负遗传相关(蒋思文,猪抗病育种研究进展[C]//全国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监控与净化 专题研讨会,2010),所以,家畜在生产性能提高的同时,其抗病性是已经有所降低了的, 这也揭示了抗病育种的重要性,一味地追求生产性状的改良是得不偿失的。渐渐地,抗病育 种已经成为畜牧行业中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
决定动物抗病性强弱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决定了动物抵抗细菌、病毒 的能力(阳建辉等,浅析规模化养猪场疾病发生原因与防疫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1,
2011(1):130-133)。但在实际生产中,完全健康的动物几乎是不存在的,rsRNA病毒作为一种 分布广泛的病毒,对畜牧生产危害十分之大,poly I:C是一种典型的dsRNA病毒,故其常常被 用于与dsRNA病毒相关的研究中(Wang H,Hou Y,Guo J,etal.Transcriptomic landscape for lymphocyte count variation in poly I:C-induced porcine peripheral blood[J].Animal Genetics,2016, 47(1):49-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69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