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基复合材料连续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7039.8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7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辛朝波;何鹏;高岩;李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得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44;B29C7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周勇;周际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基复合材料 成型模具 固化装置 控温 连续成型装置 抽真空装置 分区 成型 恒温组件 抽真空 放入 阶梯式设置 固化成型 生产效率 循环系统 连续化 压实 密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连续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该树脂基复合材料连续成型装置包括成型模具,将树脂基复合材料放入所述成型模具中;抽真空装置,将放入所述成型模具中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密封后,使用该抽真空装置进行抽真空压实操作;以及分区控温固化装置,该分区控温固化装置使上述完成抽真空操作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固化成型;其中,所述分区控温固化装置由不少于2个的恒温组件组成,所述恒温组件之间的温度呈阶梯式设置,该成型模具、抽真空装置和分区控温固化装置组成循环系统,从而实现了树脂基复合材料连续化成型,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连续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产品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成型、切割、钻孔、胶接装配、喷漆等多个阶段,具体的传统工艺流程见图1:首先,需对模具进行清理准备,然后根据工艺要求,在模具上进行原材料铺放,全部铺设完成后包真空,做好固化准备后,放入固化炉中固化,固化过程中炉内多次升温、降温,保证树脂的固化,随后,需将模具温度降到合适温度后,再进行产品脱模。产品进入下一加工工序,其模具进行清理准备后,再开始下一件产品生产。因此,传统工艺方案为单个模具非连续化作业,成型阶段的工序多、流程长极大制约生产效率提高。
另外,现有技术中固化设备的升降温曲线包括升温(T1~T2)、树脂流动浸润(T2)、升温(T2~T3)、固化(T3)、降温(T3~T4)五个阶段,详见图2,该成型技术的缺点是整个固化阶段都在同一固化炉中进行,设备占用时间长(t=t1+t2+t3+t4+t5),多件模具生产时设备需反复升温、降温的过程,生产效率低,能源损耗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连续成型装置及使用方法,从而实现了树脂基复合材料连续化成型,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连续成型装置,包括:成型模具,将树脂基复合材料放入所述成型模具中;抽真空装置,将放入所述成型模具中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密封后,使用该抽真空装置进行抽真空压实操作;以及分区控温固化装置,该分区控温固化装置使上述完成抽真空操作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固化成型;其中,所述分区控温固化装置由不少于2个的恒温组件组成,所述恒温组件之间的温度呈阶梯式设置,该成型模具、抽真空装置和分区控温固化装置组成循环系统。
优选地,所述成型模具的个数不少于成型工序的数量,该成型工序是指使原材料加工成为特定的形状,使之初步成型,以满足后工序的生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连续成型装置的成型方法,根据上述树脂基复合材料连续成型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铺层准备:根据成型产品的形状,制作成型模具;
原料铺放:将树脂基复合材料放入所述成型模具中;
密封:将所述述放入成型模具中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密封操作;
抽真空:将所述完成密封操作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抽真空压实操作;
固化成型:将完成抽真空操作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置入分区控温固化装置中进行固化成型;以及
脱模:将完成固化成型的所述树脂基复合材料从成型模具上脱模,得到成型产品。
优选地,使用真空袋进行密封操作。
优选地,在将所述树脂基复合材料放入所述成型模具后,还需在所述树脂基复合材料上铺放辅料,进而进行密封操作。
优选地,所述铺料包括隔离膜、挡块、透气毡和均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得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康得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70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