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接收装置及发送接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7629.0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7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森下阳平;坂本刚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1/16 | 分类号: | H04B1/16;H04B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邸万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截止频率 频率特性 比特数 增益控制单元 输出信号 数码 基带 校正 量化 发送接收装置 无线接收装置 最佳增益 放大 截止 | ||
1.无线接收装置,包括:
变频电路,将具有增益调整期间、信道估计期间及信号接收期间的无线频率的接收信号变频并输出基带的接收信号;
1个以上的频率特性校正电路,基于增益码放大所述基带的接收信号,基于频率特性码校正所述基带的接收信号的频率特性;
1个以上的滤波器电路,基于截止频率码,截止所述基带的接收信号之中、低于截止频率的频带的接收信号;
模拟/数字转换电路,根据基于比特数码的比特数,将所述频率特性的校正及所述频带截止的信号量化并生成数字接收信号;
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将所述数字接收信号解调,估计频率特性;以及
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增益调整期间、所述信道估计期间及所述信号接收期间,设定所述频率特性码、所述增益码、所述截止频率码及所述比特数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
所述控制单元
在所述增益调整期间中,
将所述增益码设定为初始值,
将所述频率特性码设定为第1频率特性值,
将所述截止频率设定为比所述信号接收期间中的第2截止频率高的第1截止频率,
将所述比特数设定为比所述信号接收期间中的第2比特数多的第1比特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
所述控制单元
在所述增益调整期间后,
将所述截止频率设定为比所述第1截止频率低的所述第2截止频率,
将所述比特数设定为比所述第1比特数多的所述第2比特数,
将所述增益码设定为第1增益校正值,所述第1增益校正值对于因所述增益调整而调整的增益调整值,校正因所述第2截止频率而变化的所述基带的接收信号的振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
所述控制单元
基于在所述信道估计期间中估计出的增益校正后的基带的接收信号的频率特性,将所述频率特性码设定为第2频率特性值,
将所述比特数设定为比所述第2比特数少的所述第1比特数,
将所述增益码设定为第2增益校正值,所述第2增益校正值校正因所述第2频率特性值而变化的所述基带的接收信号的振幅。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
使用连续时间/离散时间混合电路,作为所述频率特性校正电路。
6.发送接收装置,其为包括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和控制单元的发送接收装置,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
第1变频电路,将具有增益调整期间、信道估计期间及信号接收期间的无线频率的接收信号变频并输出基带的接收信号;
1个以上的第1频率特性校正电路,基于增益码放大所述基带的接收信号,基于频率特性码校正所述基带的接收信号的频率特性;
1个以上的第1滤波器电路,基于截止频率码,截止所述基带的接收信号之中、低于截止频率的频带的信号;
模拟/数字转换电路,根据基于比特数码的比特数,将所述频率特性的校正及所述频带截止的信号量化并生成数字接收信号;以及
第1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将所述数字接收信号解调,估计频率特性,
所述发送装置包括:
第2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将发送数据通过数字信号处理进行调制并生成数字发送信号;
数字/模拟转换电路,根据基于比特数码的比特数,转换所述数字发送信号并生成模拟发送信号;
1个以上的第2滤波器电路,截止所述模拟发送信号之中、低于截止频率的频带的信号;
1个以上的第2频率特性校正电路,基于增益码放大所述模拟发送信号,基于频率特性码校正所述模拟发送信号的频率特性;以及
第2变频电路,将所述模拟发送信号变频并将无线频率的发送信号放大输出,
所述控制单元
根据所述增益调整期间、所述信道估计期间及所述信号接收期间,设定所述频率特性码、所述增益码、所述截止频率码及所述比特数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送接收装置,
所述发送装置还包括:
检测电路,检测从所述第2变频电路输出的测试信号的增益和频率特性,
每当输出所述测试信号时,所述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将从所述检测电路输出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出到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还基于从所述模拟/数字转换电路输入的信号,估计所述发送装置的频率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76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