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稳定性平面气膜参数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8506.9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5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军;何勇强;李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奥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2 | 代理人: | 王佳健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定性 平面 参数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平面气膜参数测量装置。本发明包括刻度轮指针、刻度轮、刻度轮连接件、丝杠支撑侧板、卸力柱、中心体、管夹、上横梁、压缩弹簧、横梁支架、卸力板、弹簧伸缩调节环、支撑方柱、温度传感器、下底板、装置滚轮、可调节基座、横向电机导轨、纵向电机导轨、压力传感器、工作平台、双U型节流器、倒扣连接轴件、位移传感器、磁性表座、管套、导轨滑块、定向导轨、丝杠、丝杠支撑上顶板、丝杠连接轴件、调节手轮。本发明采用气压承载模块与气膜调节模块分开的设计理念,不仅减小了丝杠的磨损,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气膜的稳定性,减小了因节流器进气而产生的回程误差,同时采用上位机软件完成自动化测量,减小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压气体润滑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稳定性平面气膜参数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气体润滑技术是将经过过滤、干燥、压缩后的气体通入机械零部件接触面之间,利用压缩气体的压力形成一种巨大的气体张力以阻止机械零部件之间的接触,从而达到装置内部的润滑效果。静压气体润滑技术和传统的油脂润滑技术相比,具有重复利用率高、清洁无污染等优点。因此,对于零部件内部气体参数的研究是静压气体润滑技术突破的关键性因素。
就目前现状而言,国内只有极少数高校具有能够测量静压气体参数的装置,并且其中大多数装置功能简单,可调节精度低,人为因素过多,极大地影响了对气膜参数探究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静压气体研究现状,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平面气膜参数测量装置。
本发明包括刻度轮指针、刻度轮、刻度轮连接件、丝杠支撑侧板、卸力柱、中心体、管夹、上横梁、压缩弹簧、横梁支架、卸力板、弹簧伸缩调节环、支撑方柱、温度传感器、下底板、装置滚轮、可调节基座、横向电机导轨、纵向电机导轨、压力传感器、工作平台、双U型节流器、倒扣连接轴件、位移传感器、磁性表座、管套、导轨滑块、定向导轨、丝杠、丝杠支撑上顶板、丝杠连接轴件、调节手轮。
所述的丝杠连接轴件最顶端连接调节手轮,并依次穿过所述的刻度轮指针、所述的刻度轮、所述的刻度轮连接件以及所述的丝杠支撑上顶板后与所述的丝杠进行连接,所述的丝杠支撑上顶板和所述的丝杠支撑侧板与所述的上横梁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的中心体上端与所述的丝杠螺纹配合,所述的定向导轨安装在所述的一侧丝杠支撑侧板,所述的中心体与所述的定向导轨通过所述的导轨滑块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的倒扣连接轴件最顶端与所述的中心体下端倒扣连接,并依次穿过所述的压缩弹簧、所述的弹簧伸缩调节环以及所述的卸力板后与所述的双U型节流器连接,所述的管夹安装在所述的管套的端口,所述的管套安装在所述的上横梁两侧,所述的卸力柱穿过管套与所述的卸力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位移传感器的测头与卸力板上表面接触,并通过所述的磁性表座与所述的上横梁下表面连接。
所述的下底板通过所述的支撑方柱与所述的上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的横梁支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的上横梁和所述的支撑方柱,所述的下底板安装所述的可调节基座和所述的装置滚轮,所述的横向电机导轨和所述的纵向电机导轨上下叠合之后安装在所述的下底板上表面,所述的工作平台安装在所述的纵向电机导轨上方,并安装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工作时:松开管夹,转动调节手轮,丝杠带动中心体上下移动,中心体带动倒扣连接轴件上下移动,最终控制节流器上下移动,节流器位置调节完毕,紧缩管夹,固定卸力柱位置,通过卸力板最终固定节流器位置,上位机发送脉冲信号给电机,控制电机进行移动,电机移动过程中读取位移传感器数据、温度传感器数据和压力传感器数据,并在软件界面绘制气膜的温度和压力二维分布图,测量结束,上位机停止给电机发送脉冲信号,并继续发送复位脉冲信号,使得电机导轨回到原始测量位置,测量结束。
本发明采用气压承载模块与气膜调节模块分开的设计理念,通过压缩弹簧连接两个模块不仅减小了丝杠的磨损,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气膜的稳定性,减小了因节流器进气而产生的回程误差,同时采用上位机软件完成自动化测量,最小程度上减小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85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畜禽养殖环境污染检测装置
- 下一篇:轨道式巡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