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验动物体多模融合成像系统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8753.9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5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田捷;王坤;高源;尹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11/00 | 分类号: | G06T11/00;G06T7/30;G06T5/50;A61B5/00;A61D3/00;A61B5/055;A61B6/0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天宇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 物体 融合 成像 系统 使用方法 | ||
1.一种实验动物体多模融合成像系统,包括:
光学成像单元,用于采集实验动物体的光学断层成像信息,包括:
FMT模块,用于采集实验动物体的FMT信息,该FMT模块利用镜面滤波方法降低激发光的反射光对采集信号的污染,其中,所述镜面滤波方法包括:
计算镜面滤波波长λf,λf=2λ1-λ2;
分别采集滤光片波长为λ2与λf时的激发荧光表面光斑结果b2和bf;以及
计算最终的表面荧光光斑bp=b2-α*bf;
其中,λ1为激发光波长,λ2为发射光波长,b2n为不使用荧光探针情况下使用波长为λ2的滤光片时采集得到的激发荧光表面光斑结果,bfn为不使用荧光探针情况下使用波长为λf的滤光片时采集得到的激发荧光表面光斑结果;
MRI单元,与所述光学成像单元间隔设置,用于采集实验动物体的MRI信息;
固定床,用于固定实验动物体,分别与所述光学成像单元和所述MRI单元配合,使实验动物体在其二者之间进行刚性移动;以及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实验动物体的光学断层成像信息和MRI信息进行像素级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动物体多模融合成像系统,所述光学成像单元还包括:
BLT模块,用于采集实验动物体的BLT信息;以及
CT模块,用于采集实验动物体的CT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动物体多模融合成像系统,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
系统矩阵构建模块,利用FMT信息和BLT信息构建系统矩阵;
重建模块,采用高斯权重拉普拉斯矩阵方法构建正则化矩阵,并使用共轭梯度法结合系统矩阵,计算实验动物体内部荧光光源的光强分布;
配准模块,以CT信息为基准,将重建模块对FMT信息和BLT信息的重建结果与MRI信息进行配准;以及
融合模块,利用配准模块得到的FMT信息、BLT信息和MRI信息的映射关系,将FMT信息和BLT信息的重建结果与MRI信息进行像素级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动物体多模融合成像系统,所述重建模块中采用高斯权重拉普拉斯矩阵方法构建正则化矩阵L如下所示:
LG=(li,j)N×N
其中,lij代表衰减元素,dij表示两个体素之间的空间距离,ρsk为径向柔化函数,R为高斯核半径,在高斯权重拉普拉斯矩阵方法中取R=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87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