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9901.9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9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叶志庭;潘锡明;潘家宏;汪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7/06;F21V19/00;F21V8/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唐芳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包括一侧发光组件、一环设于所述侧发光组件之周侧之反射杯及一封装所述侧发光组件和所述反射杯之封装体。所述侧发光组件具有一侧面,其包括一发光晶片、一包覆于所述发光晶片之波长转换层及一设置于所述波长转换层之上方之反射层。所述反射杯具有面向所述侧发光组件之一内表面。所述反射杯之内表面系为多焦点抛物面。所述多焦点抛物面包括多段抛物面。各段抛物面对应之焦点对称地分布在所述侧发光组件之侧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上已经可以看到各式各样之发光二极体管商品之应用,例如手电筒、投影仪、闪光灯、或投射灯等。这些发光二极体商品往往需要缩小发光二极体之出光角度,以使发光二极体发出之光线较为集中。传统之发光二极体之出光角度大致为120度,其出光角度较大。其发光二极体通常搭配反射镜结构来缩小出光角度,然而反射镜结构之介入易造成发光二极体商品之整体体积增大而不易携带,且发光二极体与反射镜结构在组装时存在对位不准确而导致发光二极体发出之光线不集中。
改进发光二极体商品中之反射结构以减小发光二极体商品之体积及解决对位问题。例如,发光二极体商品主要通过在发光二极体之周侧环设呈抛物面之反射结构。然,由于发光二极体不系理想之点光源,而系一平面光源或系一体光源,因此,具有单一焦点之抛物面之反射结构仍不能很好地改善出光角度,且其聚光能力仍然有限。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本发明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小出光角度且光线照射集中之发光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包括
一侧发光组件,具有一侧面,其包括:
一发光晶片;
一波长转换层;包覆于所述发光晶片;及
一反射层,设置于所述波长转换层之上方;
一反射杯,环设于所述侧发光组件之周侧,所述反射杯具有面向所述侧发光组件之侧面的一内表面,所述反射杯之内表面系为多焦点抛物面,所述多焦点抛物面包括多段抛物面,各段抛物面对应之焦点对称地分布在所述侧发光组件之侧面;及
一封装体,封装所述侧发光组件和所述反射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波长转换层包括面向所述反射杯之内表面的一第一外侧面,所述侧发光组件之侧面位于所述波长转换层之第一外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发光组件还包括一导光层,所述导光层包括面向所述反射杯之内表面的一第二外侧面,所述侧发光组件之侧面位于所述导光层之第二外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设置于所述反射层和所述波长转换层之间,且所述导光层包覆所述波长转换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设置于所述发光晶片和所述波长转换层之间,且所述导光层包覆所述发光晶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之材料包括二氧化钛、二氧化锡或二氧化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杯之内表面系由一镜面反射材料制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镜面反射材料为金属材料,所述金属材料包括金、银、铝、铬、铜、锡或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发光组件具有复数个发光点,所述多段抛物面之焦点系为所述侧发光组件对应的发光点。
在一实施例中,各段抛物面之焦距自远离所述发光晶片的方向逐渐增加。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发光组件具有一对称平面,所述多段抛物面对应的焦点对称地分布在所述对称平面与所述侧发光组件之侧面的相交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99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紧固的警用手电筒
- 下一篇:一种光源距离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