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鼠疫菌F1疫苗液体气溶胶肺递送免疫小鼠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0743.9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1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冯俊霞;杨文慧;周冬生;孙岩松;邱业峰;高波;法云智;王效义;杨慧盈;殷喆;胡凌飞;焦俊;靳爱军;熊小路;赵月娥;于学东;焦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9/02 | 分类号: | A61K39/02;A61K49/00;A61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白艳 |
地址: | 10007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气溶胶 免疫小鼠 递送 肺递送 免疫原 受试物 鼠疫菌 病原菌 疫苗 气溶胶形式 动物模型 小鼠肺部 小鼠免疫 制备动物 准确定量 肺部 构建 小鼠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鼠疫菌F1疫苗液体气溶胶肺递送免疫小鼠模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动物模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通过液体气溶胶的方式将免疫原递送至动物的肺部,再用免疫原对应的病原菌攻毒,得到动物模型。本发明直接将受试物以气溶胶形式递送至小鼠肺部,构建了一种新的小鼠免疫模型,该模型针对性强,重复性好,可以准确定量研究受试物对小鼠的免疫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鼠吸入免疫模型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鼠疫菌F1疫苗液体气溶胶肺递送免疫小鼠模型。
背景技术
鼠疫耶尔森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肠杆菌科耶尔森氏菌属,可引起鼠疫爆发。鼠疫是一种流行于啮齿类动物间、通过跳蚤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历史上曾经引起三次世界范围的大流行,夺去了上亿人的生命。鼠疫耶尔森氏菌是鼠疫耶尔森氏菌属中能引起严重人类感染的细菌之一,会引起三种主要的综合征,表现肺鼠疫、败血症或腺鼠疫,肺鼠疫通过气溶胶飞沫传播;败血症的主要起因是被感染跳蚤的叮咬,若不采取治疗,致死率可达100%;腺鼠疫也由跳蚤传播,不采取治疗可导致40-60%的致死率。人接触了感染动物的血液和组织,或暴露在有菌气溶胶环境中均有可能被感染,甚至会导致人传染给人。
现在鼠疫感染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仍然严重威胁着公共健康。疫苗是治疗鼠疫感染的一种可行方法,新型鼠疫疫苗的研发主要聚焦在鼠疫菌毒力相关的蛋白质,比如F1荚膜蛋白和V毒力蛋白。F1蛋白在鼠疫菌表面形成荚膜样结构,与菌逃避吞噬作用相关,V抗原蛋白与Ⅲ型分泌系统作用相关,Ⅲ型分泌系统在外膜蛋白Yops进入宿主细胞过程中起作用。研究表明针对F1和V蛋白的抗体可以保护小鼠免受皮下或气溶胶方式的鼠疫菌感染。
目前,针对液体气溶胶或干粉气溶胶等的研究多采用口鼻暴露和全身暴露,这两种方法虽然对实验动物无创伤,但是无法精确定量给药剂量,样品在暴露塔与暴露舱中损耗巨大,不适合蛋白疫苗等昂贵、微量样品的吸入给药。而且相关的仪器设备体积大、价格不菲。经气管进行肺递送可以将样品直接到达肺部靶器官,作用直接,节约样品,因此经气管染毒或给药是动物毒理及免疫研究的不错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动物模型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制备动物模型(动物免疫模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通过液体气溶胶的方式将免疫原递送至动物的肺部,再用免疫原对应的病原菌攻毒,得到动物模型。
上述方法中,
所述免疫原为疫苗;
或,所述疫苗为鼠疫菌疫苗;
或,所述免疫原对应的病原菌为鼠疫菌;
或所述动物为小鼠。
上述方法中,
所述递送为定量递送;
或,所述鼠疫菌疫苗的活性成分为鼠疫菌F1疫苗;
或,所述鼠疫菌疫苗的递送量为20μg F1疫苗/18-20g。
上述方法中,
所述鼠疫菌疫苗递送次数为2次,2次鼠疫菌疫苗递送间隔时间为4周;
或,所述鼠疫菌攻毒时间与第2次递送所述鼠疫菌疫苗后间隔4周;
所述鼠疫菌攻毒剂量为2000CFU/18-20g。
上述方法中,
所述鼠疫菌疫苗由鼠疫菌F1疫苗、CpG和含有体积百分含量0.05%泊洛沙姆的生理盐水组成;其中,所述鼠疫菌F1疫苗和所述CpG的质量比为1:1;
或所述述鼠疫菌疫苗的递送量为20μg鼠疫菌F1疫苗/18-20g。
上述方法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07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