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法脱硫后消除液滴的液滴收集装置及液滴收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2150.6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4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巍;刘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地址: | 1001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滴收集装置 液滴 回收装置 收集系统 集液槽 排液管 双向的 烟道壁 筒壁 反冲洗系统 湿法脱硫 导引槽 环形挡 通液孔 消除液 液部 合理设置 回收利用 收集液滴 烟囱内筒 有效收集 轴向投影 后烟道 石膏雨 烟道 穿设 环设 内壁 内环 排出 脱硫 烟囱 缓解 | ||
本发明为湿法脱硫后消除液滴的液滴收集装置及液滴收集系统,设置在烟囱内筒或者脱硫后烟道,在筒壁或烟道壁内环设单向或双向的环形挡液部,环形挡液部与内壁间形成单向或双向的导引槽,导引槽轴向投影范围内的筒壁或烟道壁间隔穿设通液孔,在筒壁或烟道壁外对应通液孔处环设集液槽,集液槽设排液管,液滴收集系统包含多级液滴收集装置及液滴回收装置,多级液滴收集装置包含上述单向和双向的液滴收集装置,各级排液管收集液滴至液滴回收装置,集液槽和排液管内设置反冲洗系统,本发明通过合理设置多级液滴收集装置、液滴回收装置以及反冲洗系统,有效收集和排出烟道及烟囱内的液滴,解决或缓解“石膏雨”现象,同时实现对收集的液体进行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减排领域,涉及电力行业中的燃煤火力发电厂烟气处理,具体指是一种湿法脱硫后消除液滴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燃煤电站大多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脱硫后的烟气通常会达到饱和状态,温度降低至45℃~55℃,饱和湿烟气从内衬防腐材料的烟囱排出,形成“湿烟囱”排放方案。湿烟气如果不经过加热,会在排放过程中形成冷凝液,伴随着湿法脱硫产生的未被捕捉的石膏液滴,当烟气流速较大时,特别是当地温度、气压较低或在阴霾天气的时间段,烟囱出口烟气将会夹带液滴排除烟囱,落到地面形成“石膏雨”,对电厂及周边环境产生污染,甚至腐蚀设备。
“石膏雨”的来源主要包含从脱硫除雾器逃逸且未沉积的石膏液滴、饱和湿烟气绝热膨胀及接触烟道和烟囱内壁形成的冷凝液、烟气二次夹带产生的液滴。其严重程度主要受脱硫系统运行与设计的偏差、除雾器的性能、烟气是否被加热、烟气流速以及烟囱内壁液滴是否能及时排出等因素的影响。
脱硫后的烟道及烟囱内的液滴冷凝、汇聚的主要区域在烟道和烟囱的内壁面,烟道内的液滴在烟道内壁冷凝并不断增大,在烟气的携带作用下,沿着烟道内壁流动;而烟囱内的液滴首先在烟气的携带作用下,沿烟囱筒壁上行流动,在液滴增大一定程度后,沿烟囱筒壁下流,在下流过程中液滴进一步汇流增大。如果烟囱内烟气流速过高,烟道和烟囱内的液滴将再次被烟气气流夹带。当烟气流速低于液滴二次夹带临界流速时,液滴二次夹带现象明显减弱。因此,烟囱内的液滴存在动态的上流下流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收集及排出液滴的装置及组合应用该装置的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本发明保护一种湿法脱硫后消除液滴的液滴收集装置,设置在烟囱内筒或者脱硫后烟道;在筒壁内或烟道壁内环设单向或双向的环形挡液部,该环形挡液部与内壁间形成环状单向或双向的导引槽,导引槽的轴向投影范围内的筒壁或烟道壁间隔穿设复数通液孔;在筒壁外或烟道壁外对应通液孔处环设集液槽,该集液槽的最低点设有排液管。
所述环形挡液部为1个环状挡液角钢,其向前方弯折;或者所述环形挡液部为1个环形挡液板,其向前方倾斜。
所述环形挡液部为2个分别向前方、后方弯折的环形挡液角钢,形成的导引槽开口方向相反;或所述环形挡液部为2个分别向前方、后方倾斜的环形挡液板,该2个环形挡液板分别顺着、逆着烟气流动方向倾斜,形成的导引槽开口方向相反。
所述环形挡液板与烟道或烟囱轴线方向呈夹角β,且30°≤β≤75°
所述集液槽底面为环状的斜平面,该集液槽底面与烟囱内筒的径向方向呈夹角α,且0°≤α≤45°。
所述集液槽的底面和排液管内设有反冲洗系统。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湿法脱硫后消除液滴的液滴收集系统,其包含设置在烟囱内筒和/或脱硫后烟道上的多级液滴收集装置,该多级液滴收集装置包含设置在烟囱顶部的如上所述的单向液滴收集装置、至少1个设置在烟囱顶部以下区域的如上所述的双向液滴收集装置和设置在脱硫后烟道上的如上所述的双向液滴收集装置,多级液滴收集装置排液管连接液滴回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21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