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小区和地理区域的分摊映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3229.0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1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蔡子龙;安瑞虹;于飞;傅俊峰;王题;王一骢;韦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小区 地理 区域 分摊 映射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小区和地理区域的分摊映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地理数据处理领域,能够更精确的得出通信小区和地理区域的匹配关系。该方法包括:根据通信小区的地理数据将基站的经纬度进行偏置处理以获取通信小区的经纬度;根据通信小区的经纬度构建通信小区对应的泰森小区;根据泰森小区的地理数据中的边界数据和网格的地理数据将网格分为至少一个子区域;依据子区域的地理数据计算子区域的面积和子区域的质心的经纬度;根据子区域的质心的经纬度和泰森小区的地理数据将子区域和泰森小区进行匹配;根据泰森小区的地理数据计算泰森小区的面积;计算与泰森小区匹配的每一个子区域的面积占泰森小区的面积的占比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地理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小区和地理区域的分摊映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运营商单个城市的网络规划,主要是采用划分地理区域(网格、微网格)进行规划的形式。地理区域规划主要是通过地理位置,将业务需求、网络现状和规划方案紧密关联,实现网络规划建设的精确化。每个微网格或网格都具有对应的一个动态扩展的地理信息库,信息库内容包含:微网格或网格的基本信息、内部用户结构、业务分布、网络结构等。为了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运营商提出投资规划指导中引入计费系统数据作为考虑因素。但因为计费系统中的用户数据无地理位置信息,无法准确的根据不同地理区域(网格或微网格)的用户业务量进行投资规划,所以需要通过业务发生的通信小区间接和地理区域进行关联,然后根据关联关系得出不同地理区域的大致业务量,因而在分析过程中需要首先获知通信小区和地理区域(网格或微网格)的映射关系。
当前普遍使用的通信小区与地理区域映射方法主要是依据通信小区的经纬度进行地理区域的判定,以网格为例,通信小区经纬度归属的网格即为其对应网格;但是这样出现的情况是,通信小区经纬度对应位置所在的一小部分区域在某一个网格,最终匹配结果就是该小区与该网格对应,但是该小区大部分区域所在的网格并不是匹配所得的网格,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通信小区和网格匹配的不准确,使用该匹配结果将无法的得到网格内准确的业务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小区和地理区域的分摊映射方法及装置,能够更精确的得出通信小区和地理区域的匹配关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小区和地理区域的分摊映射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通信小区的地理数据,根据通信小区的地理数据中的基站的经纬度和通信小区的方位角将基站的经纬度进行偏置处理以获取通信小区的经纬度;
根据通信小区的经纬度基于泰森多边形原理构建通信小区对应的泰森小区;
获取地理区域中至少一个网格的地理数据,根据泰森小区的地理数据中的边界数据和网格的地理数据将网格分为至少一个子区域;
依据子区域的地理数据计算子区域的面积和子区域的质心的经纬度;
根据子区域的质心的经纬度和泰森小区的地理数据将子区域和泰森小区进行匹配;
根据泰森小区的地理数据计算泰森小区的面积;
计算与泰森小区匹配的每一个子区域的面积占泰森小区的面积的占比值。
可选的,根据子区域的质心的经纬度和泰森小区的地理数据将子区域和泰森小区进行匹配之前还包括:
判断子区域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子区域;第一目标子区域的质心位于第一目标子区域的外部或边界上;
当确定子区域中存在第一目标子区域时,对第一目标子区域的质心的经纬度进行修正。
可选的,计算与泰森小区匹配的每一个子区域的面积占泰森小区的面积占比值之前还包括:
计算与泰森小区匹配成功的所有子区域的面积之和占泰森小区的面积的占比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32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