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角度人脸辨识系统及其学习方法与辨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3435.1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1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柏胜;胡文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沅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刘永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辨识模块 加权分数 人脸影像 摄像模块 辨识 多角度人脸 辨识系统 决策模块 引擎 拍摄 比对 学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角度人脸辨识系统,包含一第一摄像模块、一第二摄像模块以及一辨识引擎。前述第一摄像模块用于从一第一角度拍摄一第一人脸影像。前述第二摄像模块用于从一第二角度拍摄一第二人脸影像。前述辨识引擎包含一第一辨识模块、一第二辨识模块以及一决策模块。前述第一辨识模块依据前述第一角度产生一第一加权分数。前述第二辨识模块依据前述第二角度产生一第二加权分数。前述决策模块依据前述第一人脸影像、前述第二人脸影像、前述第一加权分数以及前述第二加权分数产生一比对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人脸辨识系统及其学习方法与辨识方法,尤其是一种利用多个摄像模块从不同角度拍摄之人脸辨识系统及其学习方法与辨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物特征辨识技术包含指纹辨识、语音识别、虹膜辨识、人脸辨识等。最新发展的人脸辨识应用因为使用方式非常简便,因此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包含各种门禁系统、民用身份确认、警用身份确认、机房设备监控、出勤纪录等等。人脸辨识系统仍有许多问题有待克服。例如人脸需要正面取图,且必须光源充足。此外,人脸辨识系统也必须辨识出真人与照片的差别。现有的人脸辨识系统只靠单一的摄像模块,无法辨识不同角度的人脸,往往造成辨识的误差。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提高不同角度辨识度的人脸辨识系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之目的为提供一种多角度的人脸辨识系统,以增加人脸辨识的准确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人脸辨识系统,包含一第一摄像模块、一第二摄像模块以及一辨识引擎。前述第一摄像模块用于从一第一角度拍摄一第一人脸影像。前述第二摄像模块用于从一第二角度拍摄一第二人脸影像。前述辨识引擎包含一第一辨识模块、一第二辨识模块以及一决策模块。前述第一辨识模块依据前述第一角度产生一第一加权分数。前述第二辨识模块依据前述第二角度产生一第二加权分数。前述决策模块依据前述第一人脸影像、前述第二人脸影像、前述第一加权分数以及前述第二加权分数产生一比对模型。
较佳地,前述人脸辨识系统进一步包含一第三摄像模块,用于从一第三角度拍摄一第三人脸影像。前述辨识引擎进一步包含一第三辨识模块,依据前述第三角度产生一第三加权分数。前述决策模块依据前述第一人脸影像、前述第二人脸影像、前述第三人脸影像、前述第一加权分数、前述第二加权分数以及前述第三加权分数产生前述比对模型。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再提供一种人脸辨识系统之学习方法,用于本发明之人脸辨识系统。前述学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前述辨识引擎取得一笔学习资料。前述学习资料报含从一第一角度所拍摄的一第一人脸影像以及从一第二角度所拍摄的一第二人脸影像。前述第一辨识模块依据前述第一角度产生一对应的第一加权分数。前述第二辨识模块依据前述第二角度产生一对应的第二加权分数。前述决策模块依据前述第一人脸影像、前述第二人脸影像、前述第一加权分数以及前述第二加权分数产生一比对模型。前述辨识引擎储存前述比对模型。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再提供一种人脸辨识系统之辨识方法,用于本发明之人脸辨识系统。前述人脸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前述第一摄像模块从左侧拍摄一左侧人脸影像;前述第二摄像模块从正面拍摄一正面人脸影像;前述第三摄像模块从右侧拍摄一右侧人脸影像。前述辨识引擎将前述左侧人脸影像、前述正面人脸影像、前述右侧人脸影像分别与前述比对模型进行比对,并分别产生对应的一左侧比对分数、一正面比对分数以及一右侧比对分数。前述决策模块依据前述左侧比对分数、正面比对分数以及右侧比对分数产生一辨识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沅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沅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34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