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终端的亮屏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4160.3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9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薛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46 | 分类号: | G06F3/0346;G06F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德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1 | 代理人: | 张婵婵;王晓普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量 亮屏控制 亮屏 预设 三维 控制系统 可穿戴 终端 空间三维方向 监测时间段 控制屏幕 实时获取 实时监测 睡眠状态 精准度 误操作 误判 躺姿 睡眠 屏幕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终端的亮屏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该亮屏控制方法包括:S1: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监测时间段内;S2:若是,则实时获取第一活动量;S3:判断第一活动量是否低于预设活动阈值;S4:若是,则实时监测获取空间三维方向上的三维加速度;S5:判断三维加速度是否处于预设加速度区间内;S6:若是,则调整屏幕为非亮屏模式。本发明是基于所检测的第一活动量判断用户是否进入低活动量阶段,并根据空间三维加速度判断用户的睡眠状态是否处于躺姿状态,从而控制屏幕是否亮屏,有效提高了亮屏控制的精准度,也避免了睡眠时因用户的误操作使系统误判而导致亮屏的问题,有效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终端的亮屏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各种智能穿戴设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已日渐流行。现有的智能设备的亮屏控制方法一般都需要手段操作,但在智能设备上这样的操作较为影响用户的体验效果,并且在很多条件下,用户不便于用另一只手来手动操作屏幕按键。
当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只采用单一的数值大小是否达到临界值作为屏蔽亮屏的判断依据,容易造成误判,使得用户在睡眠过程中也会出现亮屏现象,导致用户睡眠质量下降,且也将导致智能穿戴设备电量消耗过快等问题。
申请号为201710281822.5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和装置,其控制方法为:在检测到智能穿戴用户发送的亮屏控制指令时,获取智能穿戴设备在设定历史时间区间内的运动检测参数;结合智能穿戴用户的当前状态,判断运动检测参数是否满足有效亮屏条件;若是,则开启智能穿戴设备的屏幕显示。该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案通过检测用户的运动检测参数作为是否亮屏的判断依据。
上述现有技术中仅涉及到通过检测运动参数,如手臂下垂、或上扬等运动的参数作为判断是否亮屏的依据。但其并不能判断用户的睡眠状态,如睡眠姿势,且也不能避免因用户睡眠时误使手臂下垂或上扬等动作造成智能穿戴设备的误判进而导致屏幕处于亮屏状态,引起用户睡眠质量下降、体验效果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终端的亮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监测时间段内;
S2:若当前时间处于预设监测时间段内,则实时获取第一活动量;
S3:判断第一活动量是否低于预设活动阈值;
S4:若第一活动量低于预设活动阈值,则实时监测获取空间三维方向上的三维加速度;
S5:判断三维加速度是否处于预设加速度区间内;
S6:若三维加速度处于预设加速度区间内,则调整屏幕为非亮屏模式。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S1包括:
S11:获取预设监测时间段;
S12:实时读取当前时间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监测时间段内。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S3包括:
S31:监测获取预设监测时间段内的平均活动量;
S32:将平均活动量设置为预设活动阈值;
S33:判断第一活动量是否低于预设活动阈值。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S5包括:
S51:获取预设加速度区间;
S52:判断三维加速度是否处于预设加速度区间内。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S6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41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