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杀虫蛋白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4817.6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9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淑靖;任振涛;吴竹筠;韩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A01H5/00;A01H6/54;A01N37/46;A01P7/04;A01H1/02;A01H4/00;A01H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害虫 杀虫蛋白 蛋白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技术使用 农业防治 全生育期 物理防治 效果稳定 全植株 无残留 杀死 体内 防治 | ||
1.一种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豆天蛾害虫至少与Cry1Fa蛋白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y1Fa蛋白存在于至少产生所述Cry1Fa蛋白的宿主细胞中,所述豆天蛾害虫通过摄食所述宿主细胞至少与所述Cry1Fa蛋白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y1Fa蛋白存在于至少产生所述Cry1Fa蛋白的细菌或转基因植物中,所述豆天蛾害虫通过摄食所述细菌或转基因植物的组织至少与所述Cry1Fa蛋白接触,接触后所述豆天蛾害虫生长受到抑制和/或导致死亡,以实现对豆天蛾危害植物的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基因植物可以处于任意生育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基因植物的组织为叶片、茎秆、果实、雄穗、雌穗、花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豆天蛾危害植物的控制不因种植地点和/或种植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大豆、绿豆、豇豆和刺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步骤之前的步骤为种植含有编码所述Cry1Fa蛋白的多核苷酸的植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y1F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具有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y1Fa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具有SEQ ID NO:3或SEQ ID 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还包括至少一种不同于编码所述Cry1Fa蛋白的核苷酸的第二种核苷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核苷酸编码Cry类杀虫蛋白质、Vip类杀虫蛋白质、蛋白酶抑制剂、凝集素、α-淀粉酶或过氧化物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核苷酸编码Cry1Ab蛋白、Cry1Ac蛋白、Cry1Ba蛋白或Vip3A蛋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核苷酸具有SEQ ID NO: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核苷酸为抑制目标昆虫害虫中重要基因的dsRNA。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还包括至少一种不同于编码所述Cry1Fa蛋白的核苷酸的第二种核苷酸。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核苷酸编码Cry类杀虫蛋白质、Vip类杀虫蛋白质、蛋白酶抑制剂、凝集素、α-淀粉酶或过氧化物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豆天蛾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核苷酸编码Cry1Ab蛋白、Cry1Ac蛋白、Cry1Ba蛋白或Vip3A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48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