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D成像技术的模型调整方法及模型生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5938.2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3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孙燕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盎锐(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243 | 分类号: | H04N13/243;H04N13/275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1703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成像 技术 模型 调整 方法 生成 装置 | ||
1.一种基于3D成像技术的模型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调整方法包括:
获取一目标用户的3D模型;
接收一调节指令,所述调节指令包括位置数据、方向数据及程度数据;
根据位置数据选取3D模型上的一区域;
根据所述方向数据将所述区域内模型向指定方向移动一目标距离,所述目标距离为所述程度数据中记载的距离;
所述区域内模型为一目标模型点,所述模型调整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方向数据将所述目标模型点向指定方向移动所述目标距离;
将目标模型点周围的模型点向所述指定方向移动调整距离,每一周围的模型点的调整距离通过Y=-(aX)+b+1获取,其中Y为大于0的调整距离,X为周围的模型点到目标模型点的距离,a为大于1且小于2的系数,b为所述目标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内模型为一目标模型点,所述模型调整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方向数据将所述目标模型点向指定方向移动所述目标距离;
将目标模型点周围的模型点向所述指定方向移动调整距离,每一模型点的调整距离大小与模型点到目标模型点的距离成反比,所述调整距离小于所述目标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调整方法包括:
将3D模型的像素点均设于一2D图片的一侧;
所述像素点根据距离所述2D背景图片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覆盖到所述2D图片上的垂直落点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3D模型通过一模型生成装置获取,所述模型生成装置包括一托盘、一支撑部、一转动装置、一支撑杆以及至少3个3D摄像机,
所述托盘通过所述转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托盘通过所述转动装置在所述支撑部上绕所述转动装置的轴线水平旋转;
所述支撑杆垂直于所述托盘所在平面;
所述至少3个3D摄像机纵向并排设于所述支撑杆上;
所述3D摄像机的拍摄方向为从所述3D摄像机到所述轴线上的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型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型生成装置还包括一处理端,所述模型生成装置获取一目标用户的3D模型包括:
所述3D摄像机将托盘转动一周拍摄托盘上目标用户的全部3D影像发送至所述处理端,
所述处理端拼接所述托盘转动一周一个3D摄像机拍摄的全部3D影像以生成一3D子模型;
所述处理端拼接全部3D摄像机获取的3D子模型以生成所述3D模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型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调整方法包括:
对于一个3D摄像机拍摄的全部3D影像,所述处理端识别两个相邻3D影像上的特征点,并将两个相邻3D影像通过相同特征点重合的方式缝合;
对于相邻的两个3D子模型,所述处理端识别所述两个3D子模型上的特征点,并将两个3D子模型通过相同特征点重合的方式缝合。
7.一种模型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生成装置包括一托盘、一支撑部、一转动装置、一支撑杆、7个3D摄像机以及一处理端;
所述托盘通过所述转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托盘通过所述转动装置在所述支撑部上绕所述转动装置的轴线水平旋转;
所述支撑杆垂直于所述托盘所在平面;
所述7个3D摄像机纵向并排设于所述支撑杆上;
所述3D摄像机的拍摄方向为从所述3D摄像机到所述轴线15上的点;
所述3D摄像机用于将托盘转动一周拍摄托盘上用户的全部3D影像发送至所述处理端;
所述处理端用于拼接所述托盘转动一周一个3D摄像机拍摄的全部3D影像以生成一3D子模型;
所述处理端还用于拼接全部3D摄像机获取的3D子模型以生成一3D模型;
所述处理端还用于接收一调节指令,所述调节指令包括位置数据、方向数据及程度数据,并根据位置数据选取3D模型上的一区域,然后根据所述方向数据将所述区域内模型向指定方向移动一目标距离,所述目标距离为所述程度数据中记载的距离;
所述区域内模型为一目标模型点;
所述处理端还用于根据所述方向数据将所述目标模型点向指定方向移动所述目标距离,然后将目标模型点周围的模型点向所述指定方向移动调整距离,每一周围的模型点的调整距离通过Y=-(aX)+b+1获取,其中Y为大于0的调整距离,X为周围的模型点到目标模型点的距离,a为大于1且小于2的系数,b为所述目标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盎锐(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盎锐(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59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