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终端、网络设备及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6096.2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6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后藤浩平;扬尼克·莱尔;伊斯克伦·艾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60/00 | 分类号: | H04W60/00;H04W48/18;H04W60/04;H04W88/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倪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终端 网络设备 操作方法 | ||
一种无线终端可以与第一类型的第一网络和第二不同类型的第二网络通信。无线终端执行与第一网络的分组域附着,并发起指示无线终端处于附着状态并且最近向第一网络发送过数据的就绪定时器。无线终端发起从第一网络到第二网络的系统间改变,无线终端借此登记到第二网络。有利地,无线终端具有用于当执行系统间改变时致使就绪定时器无效的装置。网络设备具有用于根据发生的附着来发起其自身的就绪定时器的装置,该就绪定时器还指示无线终端处于附着状态并且最近向第一网络发送过数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3月15日并且在2014年10月17日向中国专利局递交并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题为“无线终端及操作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No.201380020598.4(PCT国际申请No.PCT/JP2013/058466)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终端和操作方法,具体地涉及在E-UTRAN(还称作LTE)与GERAN之间的系统间改变。
背景技术
如3GPP TS 23.060所述,在GRPS(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中,UE(用户设备)可以处于三种不同模式或状态:
在GPRS空闲(IDLE)状态下,订户的无线终端(移动站MS或用户设备UE)不附着到该网络的GPRS移动性管理(MM)。无线终端和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上下文没有与订户相关联的有效位置或路由信息。
在待机(STANDBY)状态下,订户附着到GPRS移动性管理。无线终端(UE)和SGSN已经建立了GPRS移动性管理(GMM)上下文。
在就绪(READY)状态下,SGSN MM上下文对应于被位置信息扩展的待机MM上下文,该位置信息与小区级别(cell level)的订户相关联。无线终端(UE)执行移动性管理过程,以便向网络提供实际选择的小区。GPRS小区选择和重选通常由无线终端(UE)本地完成,或备选地,可以通过网络来控制的。
无论是否向订户分配无线电资源,即使在不通信数据时,GMM上下文保持处于就绪状态下。定时器(GMM就绪定时器T3314)监控就绪状态。当通过UE发送数据并且无线终端进入就绪状态时,发起或开始GMM就绪定时器。当GMM就绪定时器到期时,GMM上下文从就绪状态移动到待机状态。为了从就绪状态移动到空闲状态,无线终端(UE)发起GPRS去附着(detach)过程。可以在3GPP TS23.060的子条款6.1.1中找到更多详情。可以仅由SGSN改变GMM就绪定时器的长度(因此,时长)。
如在3GPP TS 44.060的子条款8.4.1所述,对于在UTRAN与GERAN之间的系统间改变,由于完成小区改变命令(CCO)过程,GMM就绪定时器T3314可以保持运行:
“在RAT间网络控制的小区重选的情况下,移动站应根据目标RAT的规范,将网络控制的小区重选视为成功完成,或当在执行该过程期间GSM就绪定时器(参照3GPP TS24.008)停止运行时。然后,移动基站应停止定时器T3174。”
应注意,3GPP TS 23.060子条款6.13.1.1(描述了Iu模式到A/Gb模式的SGSN内改变)仅要求UE检查UTRAN中的PMM状态,以便决定在从UTRAN到GERAN的系统间改变之后触发哪个过程,即,由于从UTRAN到GERAN的系统间改变超过以上强调的完成CCO过程的情况,不检查就绪定时器。
演进的UTRAN(E-UTRAN)规定了空闲模式信令缩减(ISR)功能,该功能提供了在在E-UTRAN与UTRAN/GERAN之间进行RAT间小区重选期间,限制或缩减在空闲模式下的信令的机制。提供在MME和SGSN二者中保持无线终端(用户设备,UE)的上下文,当UE在E-UTRAN与GERAN/UTRAN之间移动时,只要UE保持在被登记区域内(GERAN/UTRAN中的路由区域,E-UTRAN中的跟踪区域列表),UE不需要执行NAS登记过程(路由区域更新,RA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60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