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极拳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7262.0 | 申请日: | 201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5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巢湖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A63B23/02;A63B24/00;A63B71/06 |
代理公司: | 61223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238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推板 训练装置 固定柱 横槽 太极拳 训练过程 承接柱 上套 摄像机记录 筒体内部 筒体装置 位置可调 训练结构 训练效率 形变 支撑柱 筒体 腰部 显示屏 显示器 摄像机 体内 包围 播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极拳训练装置,包括:筒体、支撑柱、摄像机及两个显示器;筒体内部周向上设有多个横槽,横槽的一端设有固定柱,固定柱上套接有弹簧,弹簧置于横槽内,且弹簧远离固定柱的一端设有承接柱,承接柱上套接有推板。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太极拳训练装置,在训练过程中,训练者位于筒体内,使得多个推板位于训练者的周围,从而可以利用弹簧的形变,借助多个推板进行腰部转劲的训练,进一步利用摄像机记录训练过程,并利用两个显示屏分别播放标准动作及训练者的动作,进行对比,该装置通过筒体装置,使得训练者处于多个位置可调的推板的中心,呈包围严密的环形训练结构,从而方便训练,提高训练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武术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极拳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太极拳与通常的武术不同,其具有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要求练习者的意、气、形、神逐渐趋于圆融一体。其发劲的重点在腰,即以身体隐形存在的腰部中心线为转轴发力。具体在每个发劲动作,以腰带手,腰为主宰。因此,腰在太极拳的练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力量的源泉。为了提高太极拳的训练效率,设计了大量的辅助训练装置。
目前,存在的训练装置,大部分设置为柱体结构,并在柱体结构上增加一系列的挡板等训练部件,且使得整个柱体可以旋转。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将柱体放置在练习者面前,模拟对抗者,以实现训练。
然而,由于太极拳的训练,主要以腰部训练为主,目的是生成腰裆转换劲。而现有技术中的训练装置,柱体结构使得训练者在练习在推手过程中,训练腰裆转换劲时,柱体的下半部分容易造成干扰,影响练习者训练,从而降低训练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极拳训练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太极拳训练装置训练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太极拳训练装置,包括:筒体、支撑柱、摄像机及两个显示器;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筒体底部,所述摄像机及两个所述显示器设于所述筒体的顶部;所述筒体内部周向上设有多个横槽,所述横槽与水平面有夹角,所述横槽的一端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置于所述横槽内,且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固定柱的一端设有承接柱,所述承接柱包括水平部及垂直部,所述水平部及所述垂直部垂直,且所述水平部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垂直部与所述筒体内壁垂直,所述垂直部的外径小于所述横槽外侧的宽度,所述垂直部末端套接有推板;所述摄像机与其中一个所述显示器电联接,且所述摄像机及两个所述显示器与电源电连接。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太极拳训练装置,所述横槽包括内部的弹簧通道及外侧的承接柱通道,所述弹簧通道内径大于所述承接柱通道的内径,且所述垂直部的外径小于所述承接柱通道的内径。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太极拳训练装置,所述弹簧通道为圆形通道。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太极拳训练装置,所述摄像机通过支架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筒体的顶部。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太极拳训练装置,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可拆卸的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显示器的安装架。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太极拳训练装置,所述支撑柱为可升缩结构。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太极拳训练装置,所述支撑柱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巢湖学院,未经巢湖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72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