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输出头和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8752.2 | 申请日: | 201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3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曹际龙;张浩泰;李伟;邓杰;陶新峻;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创鑫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4 | 分类号: | H01S3/04;H01S5/0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5 | 代理人: | 汪琳琳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输出 激光器 | ||
1.一种激光输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内壳体、镜头固定件、光纤固定件、尾端固定件以及光学组件;所述内壳体装设在所述外壳体内,所述镜头固定件与所述外壳体和/或所述内壳体组装,所述光学组件装设在所述内壳体和所述镜头固定件内;所述光纤固定件和所述尾端固定件组装在所述外壳体内,用于紧固所述光学组件和所述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冷却通道;所述外壳体形成有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的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
所述光学组件包括:光阑、剥模器和挡光件;所述光阑、剥模器和挡光件依次装设在所述内壳体内;所述挡光件上形成有挡光面,所述挡光面用于将所述剥模器剥除出来的回返光和正向残余的泵浦光反射至所述内壳体的内壁;
所述镜头固定件的出光端形成有光阑孔,所述光阑孔的周围形成有反光面,所述反光面用于反射回返光;
所述光纤固定件与所述挡光件抵持并形成散光腔,所述散光腔用于扩散从所述挡光件射向所述光纤固定件的回返光和正向残余的泵浦光,所述挡光件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光纤固定件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剥模器的激光输入端的光纤穿过所述挡光件的第一通孔、所述散光腔以及所述光纤固定件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能够充分吸收从散光腔扩散出来的回返光和正向残余的泵浦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输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输出端帽;所述光阑、输出端帽、剥模器以及挡光件依次装设在所述内壳体内;所述剥模器的激光输出端的光纤与所述输出端帽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输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件与所述光纤固定件抵持的一端形成有锥形孔,所述光纤固定件与所述挡光件抵持的一端形成有柱形孔,所述锥形孔与所述柱形孔共同形成所述散光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输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输出头还包括光电探测器,所述光纤固定件上形成有与所述散光腔连通的探测器安装孔,所述光电探测器穿过所述探测器安装孔进入到所述散光腔,所述光电探测器用于探测所述回返光和正向残余的泵浦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输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输出头还包括温度感应器,所述尾端固定件上形成有感应器安装孔,所述温度感应器装设在所述感应器安装孔内;在所述温度感应器感应到所述尾端固定件的温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关闭激光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输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内形成有前腔、中腔以及尾腔,所述内壳体装设在所述外壳体的前腔、中腔以及尾腔内;所述第一孔道和所述第二孔道分别连通至所述中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输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外壁形成有分隔结构,所述分隔结构将所述冷却通道分隔成连通的第一热交换空间和第二热交换空间,其中所述第一热交换空间与所述第一孔道连通,所述第二热交换空间与所述第二孔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输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一端的外壁形成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内壳体另一端的外壁形成有第二密封结构,所述内壳体的外壁、所述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结构以及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围合成所述冷却通道。
9.一种激光器,包括光路模块和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模块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激光输出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创鑫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创鑫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87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输出头及激光器
- 下一篇:放大用光纤、光纤激光装置以及光谐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