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玻璃钢管道加工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9424.4 | 申请日: | 2018-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1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袁炊;林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炊 |
主分类号: | B29C70/32 | 分类号: | B29C70/32;B29C70/54;B29C70/68;B29C35/04;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棒 热风 缠绕机构 加热机构 吹送 加热 玻璃钢管道 止转结构 室内 紧压 长度方向间隔 浮动组件 工作效率 驱动装置 热风发生 送料机构 送料链条 加热室 烘干 减小 止转 加工 转动 配合 节能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璃钢管道加工的系统,包括缠绕机构、加热机构及用于将物料由缠绕机构输送至加热机构的送料机构,所述缠绕机构包括支座、设于所述支座上的芯棒及用于驱动所述芯棒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芯棒上设有用于使得芯棒与套设至芯棒上物料实现止转配合的紧压止转结构,该紧压止转结构包括沿该芯棒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分布的多组浮动组件;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室、设于加热室内的送料链条、设于加热室内的热风吹送件及与该热风吹送件相配合的热风发生部件。本发明中通过在加热室内设置了热风吹送件,热风与物料的接触充分,烘干效果好,速度块,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减小了热能的浪费,实现节能减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玻璃钢管道加工的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玻璃钢管道加工的系统一般都包括有缠绕机构和加热机构,芯棒在经过缠绕工艺后再输送到加热机构进行加热处理。缠绕机构的加工原理为,将管道先行套设至可转动的芯棒上,再通过驱动芯棒带动管材转动使得玻璃钢缠绕至管材上。但传统的烘干通常仅采用加热管热加热的形式进行,由于加热管与物料之前的间距较大,加热烘干的速度较慢,热能损失较为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烘干速度快、节能减耗的用于玻璃钢管道加工的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玻璃钢管道加工的系统,包括缠绕机构、加热机构及用于将物料由缠绕机构输送至加热机构的送料机构,所述缠绕机构包括支座、设于所述支座上的芯棒及用于驱动所述芯棒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芯棒上设有用于使得芯棒与套设至芯棒上物料实现止转配合的紧压止转结构,该紧压止转结构包括沿该芯棒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分布的多组浮动组件;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室、设于加热室内的送料链条、设于加热室内的热风吹送件及与该热风吹送件相配合的热风发生部件。本发明中通过在加热室内设置了热风吹送件,将传统的采用加热管加热的方式调整为采用热风进行烘干,热风与物料的接触充分,烘干效果好,速度块,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减小了热能的浪费,实现节能减耗;
通过浮动组件的设置,使得管材在套设至芯棒外并转动的过程中,浮动组件能够始终保持压紧在管材内壁的状态,进而实现管材与芯棒之间的良好止转,保证芯棒与管材之间不会发生打滑的情况,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工作效率高,玻璃钢缠绕均匀,加工后的产品质量良好;其次,通过操作驱动组件使得支撑件向上移动,进而将芯棒从缠绕机构处抬升起来,然后通过限位组件对支撑件进行限位,从而能够保持支撑件对芯棒的抬升作用,然后通过送料装置将芯棒输送至加热机构的上方,通过再次驱动驱动组件和限位组件,使得支撑件向下移动,进而就可将芯棒放置在加热机构上,整个送料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所述热风发生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加热室外的热风发生室、设于热风发生室内的加热件及与该热风发生器相连通的鼓风机。
所述热风吹送件为喷头,所述加热室内设有与所述热风发生室相连通的多个布风管,所述热风吹送件间隔均匀的分布于该布风管上;通过布风管进行布风,使得热风吹送件的分布面积更管,进一步提升烘干速度和效果。
相邻的两布风管之间设有加热管;通过热风和加热管同时加热,烘干效果好,工作效率极高。
所述浮动组件包括沿所述芯棒周向间隔均匀分布的多个伸缩部件,该芯棒上设有与该伸缩部件相配合的安装槽;伸缩件可在管材套设至芯棒外时缩入至安装槽内,保证管材能够方便套至芯棒外,不会对正常的操作工序造成影响。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轴、与所述转轴止转配合且可相对于该转轴左右动作的活动轴及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芯棒通过一插接结构与所述活动轴插接配合;通过设置止转配合且可相对移动的活动轴和转轴,从而只要驱动活动轴的左右移动就可驱动芯棒与活动轴的连接状态,从而便于将芯棒从支座上抬升起来进行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炊,未经袁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94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